皇帝不得不将大部分政务交到了太子手中,让满朝文武意外的是,以前平平无奇的十三皇子,忽然绽放出卓越的政治才华来。
此时众人才意识到,十三皇子并非无能,而是韬光养晦。
关市的功劳被压而不奖,顾佳年又回到了户部郎中的位置,继续在廖荣光手底下做事。
廖荣光先后三次上书告老还乡,老皇帝依旧不允。
次年,老皇帝又重病一场,终于禅位于太子,被尊为太上皇。
廖荣光在新帝登基后,再次上书请告老还乡。
这一次,新帝只留中不发。
新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升了顾佳年的官。
连跳两级,从正五品的户部郎中,转身一边,成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在督察院,专门掌管职专纠劾百司。
顾佳年看到调令,便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使。
太上皇还没死,皇帝便忍不了朝上老臣,所以才会将他放到了督察院,指哪儿打哪儿。
廖尚书再一次告老还乡时,新帝终于应允。
在朝堂开启新一轮的大清洗时,顾佳年不得不承认,廖尚书当初的话是对的。
他若是留下来,绝对在这位新帝手中讨不到好处,哪里有如今的光耀。
这场新旧转变,朝堂风云,持续了整整五年,一直到太上皇驾崩,才算是彻底降下帷幕。
国丧结束,顾佳年便入宫求见。
“你想外放?”新帝面露诧异。
顾佳年行礼道:“陛下应当知道,微臣出身农户,志在乡野地头,留在京城,微臣无施展之地,倒不如去到地方,为百姓们做一些实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