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阿姨笑着点点头,“我养毛毛有三四年了,一到换毛季它就不停掉毛,我收集起来不舍得扔,就在网上跟手工爱好者学习怎么做毛毡、搓毛线,工具一件件买下来,也攒了不少。”
她拿起手机翻了一会儿,随后递给汤子苓看,“这些小玩偶都是我用毛毛掉的毛做的。”说着,她叹了口气,“可惜,被那孩子丢的丢,毁的毁,一个也没剩下。”
汤子苓知道魏阿姨口中的“那孩子”应该是他继子的儿子,虽然最后大人闹得不太好看,可到底是亲手带大的孩子,想必魏阿姨对他还是有感情的,要不然也不会用如此怅然的语气说以前的事。
牵涉到人家的私事,汤子苓向来是有多远就躲多远,他果断避开这个话题,看着魏阿姨相册里栩栩如生的小玩偶一阵夸,“家里原先是开宠物店的,元松向来喜欢动物,也舍不得扔它们掉的毛,攒下了不少,您想做什么尽管做,材料多着呢。”
魏阿姨也顺势抛开以前的伤心事,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我先给你们做几双鞋垫、毛袜,天气越来越冷,脚部保暖得先做好。”
“谢谢阿姨。”汤子苓没有拒绝魏阿姨的好意。
他埋头吃了一会儿,想到隔壁家属院的老人孩子,迟疑了下,还是用闲聊的口吻说起了他们邻居的情况。
魏阿姨叹了口气,“这世道,大家都难,那些没有家庭依靠的老人孩子更是难上加难。”不管怎么说,她还有存款和养老金,虽然以如今的物价看贬值了不少,可如今找到了好雇主,总能生活下去的。
“家里攒的宠物毛发比较多的话,我自个儿用不完,咱仨也用不了这么些,要不我教他们吧?自己用,给孩子们用都行,冬天总能好过一些。”她活了这么大年纪,怎会想不到小伙子突然跟自己说起这些的言外之意?雇主心善是好事,她哪有不应下的道理?
“阿姨您真好,那些老人孩子知道了肯定会感激您的!”
汤子苓说了一通好话,随后给郑院长拨了视频电话,先向她介绍了魏阿姨,然后说魏阿姨听说了福利院的事,主动说要给孩子们做鞋垫毛袜,还说谁要是想要学也可以跟她学着做……
郑院长正发愁预计马上要到来的大规模降温降雪怎么熬过去呢,他们虽然有国家定量给的口粮和生活补贴,肯定饿不死人,但人天天干呆在屋里也不是个事儿。半大的孩子还好,郑力多少能给安排点儿活;小孩儿跟老人真是没办法,最近发生口角甚至动手的都好几回了!
于是,一听汤子苓的话,她一迭声地说好,脸上更是笑出了花,还热情地邀请魏阿姨去他们那儿坐坐,说人多孩子也多,热闹得很。
魏阿姨也没辜负汤子苓的一番好意,笑着答应了。
于是,汤子苓吃完饭,就扛上魏阿姨说要带上的一推工具、材料,陪着魏阿姨去了家属楼。
有力哥出力出钱,再加上住户的特殊性,政府已经优先给家属楼通上了暖气,屋里倒是不冷。
汤子苓跟魏阿姨到的时候,郑院长和其他几位院长都亲自在门口等着,然后拥簇着请进一楼门禁旁边的屋里。
屋里原本就有不少人,之后又陆续来了不少孩子,围着认真看魏阿姨教怎么戳毛毡,怎么用纺锤纺线。
见魏阿姨很快就融入了进去,汤子苓见时间差不多了,群里也开始有人求助新系统使用的问题,他跟魏阿姨和郑院长打了声招呼,就先回家工作了。
忙活了不到两个小时,手机突然响了一声,是郑院长给他发的语音,说想让魏阿姨在他们那边吃午夜饭,他要不要过去一起吃。
汤子苓连忙回了信息,说让魏阿姨在那边吃就好,自己在家吃。然后又发信息给魏阿姨,让她放心在那边吃,自己会做饭。
魏阿姨估计也是不放心,特意打了电话过来,叮嘱他不要用烤土豆烤红薯凑合,想省事吃包子,不想吃包子可以下面条,橱柜里有挂面和鸡蛋,再摘点儿青菜……
汤子苓一迭声应着。
他不挑食,等觉得有点儿饿了就热了几个包子吃,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到后半夜,见群里接连两个多小时没人求助,汤子苓开始挂机摸鱼,背着半袋子猫粮狗粮,走地下室去了后面的仓库。
这几天忙,都没怎么过来。不过看猫狗们油光水滑的样子,日子应该过得还算不错。
去仓库里的板房看了看,之前被王锵堂哥和四叔打伤的狗子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会儿不在,应该是憋久了出去活动了。
去小卫生间看了看,拖把池有点儿脏了,汤子苓刷洗干净后继续把水龙头拧到滴水的状态,免得哪天温度低到把水龙头给冻住,猫猫狗狗们喝水都成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