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庙号很难得,不是谁都能上的。必须是功绩卓然的皇帝,才能获得庙号。

不过到东汉就慢慢放宽了条件。

然而大家都这么努力地答题了,依然没有猜中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其他的思维方向了。

李世民沉思许久,忽然灵光乍现:

“应该是汉景帝刘启!”

如果不局限在臣子的话,刘启真的很像个守门的。

说书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回答正确!汉景帝被后世誉为庙号守门员,皇帝当得比他好就可以上庙号,不如他就不行。但他自己本人很不幸地没有获得庙号,因为没赶上东汉放宽要求的好时候。】

被二次扎心的刘启:……

刘启又把儿子抓过来狠狠揉了一把脑袋,完全不顾儿子的挣扎。

太子刘彻抗议:

“父皇!我刚刚才整理好的头发!”

刘启:“那再让人给你理一次。”

他庙号都没了,儿子的发型有什么要紧的?臭儿子,也不知道给他爹争取一下。

虽然刘启当初恢复庙号制度,给高祖、文帝上庙号,都是带有目的的。他想借此显示自己正统性,顺便威慑诸侯王,为后期的削藩做准备。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自己其实早就做好了没庙号的准备。甚至设想过等他一死,庙号又成了个没人在乎的空头衔。

但是!后头大家都开始上庙号了啊!而且还觉得庙号是给好皇帝的!

他这个好儿子肯定得到庙号了,就他一个人夹在中间没有庙号,像话吗?

臭儿子,拉过再揉一遍。

于是太子刘彻第三次被弄乱了刚整理好的头发。

刘彻大怒:

“父皇你好过分!”

刘启:“呵,你都不给你爹上庙号。”

刘彻:……

这话题聊不下去了。

刘彻决定以后上位了不管朝臣给的阻力有多大,都得帮他爹把庙号给安排了,省得他整天念叨。

汉武位面。

武帝刘彻也在思考庙号的问题。

其实汉武一朝确实没把庙号当回事,是真当成个摆设了来着。毕竟谁不知道谁,刘彻作为亲儿子,太了解他爹恢复庙号是为了什么了。

既然政治目的都达到了,刘彻就觉得没必要瞎折腾,也就没有给他爹定庙号。谁能想到呢,后头其他皇帝把庙号这事儿当真了,他爹成了纯纯大冤种。

刘彻自认自己还是很孝顺的,所以决定弥补一下。

虽然今晚没有叫朝臣集体开会,但是他把一家人都叫上了,包括刘据卫青霍去病。

所以这会儿还是有人可以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