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什么东乡镇的大师傅们,做的这个农村大席不错呀,也不知道去那边旅游方不方便……

众人忙着觥筹交错的时候,郎冬阳拿了一个大海碗,眼疾手快地从席面上夹了许多好菜,又拿了两个红糖馒头,跑到后面找到了正在刷碗的黄婶。

“干娘,你快点来趁热吃点,我帮你洗碗!”说着,不由分说地把碗里的饭菜塞到黄婶手里,自己抢过洗碗球,蹲在地上帮她洗碗。

今天是黄柏村这边做东,按照规矩,村里的人都得来帮忙,能喝酒、嘴皮子利索的,都在前面招待客人,其他人帮忙上菜、打杂,郎冬阳在席面上没看到黄婶,眼珠子一转,就知道他干娘肯定在后面洗碗呢。

黄婶对于自来熟的郎冬阳,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两天,郎冬阳就真的跟她干儿子一样,跑前跑后的,恨不得直接住到她家里。

郎冬阳是村里的护林员,每天都要跟人一起进山巡逻,知道她刚来这边,没有种菜,每天上午出来巡逻的时候,都从家里摘一大袋蔬菜给她顺路带过来。

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要送过来给她尝尝。

昨天还给她抱了一只刚断奶的小狗过来,说是怕她一个人住着害怕,给她找个伴儿。

别说,这山里晚上穿堂风呜呜的吹着,怪吓人的,家里多了一个毛团子在脚边窜来窜去,黄婶还真就不怕了。

可没想到,自打她把这条小黄狗给收下了,就跟开启了什么新世界的大门一样,郎冬阳看到什么,都觉得干娘可能需要,有时候是自己亲自送来,有时候是托其他护林员顺路带过来,一篮野山菌、一袋新鲜的野菜,一大瓶野蜂蜜……

黄婶自己也有儿子,可是,她伺候了亲儿子二十多年,拢共从黄康手里收到的礼物,加在一起,也没有这几天收到的多。

“冬阳你快去吃饭,我们忙完也有饭菜吃的,跟前面差不多。”黄婶捧着碗,有些无措地劝道。

自从嫁了人之后,她在婆家洗衣做饭,伺候一家老小,从来都是等别人都吃好了,她忙完厨房的事情,才能匆匆扒拉两口剩饭剩菜,哪怕是她那个死鬼老伴,这么多年了,也没想过要在开席之前,先给她留一碗热饭热菜。

此时此刻,黄婶不禁有些羡慕郎冬阳的妈妈,这孩子真是教育得太好了!

跟拍的摄像,本来是想来后厨拍一下农村大席的画面,毕竟很多网友都喜欢看这个,不过,看到郎冬阳过来给黄婶送饭,职业敏感让他立刻扛着摄像机蹿了过来。

多亏了摄像大哥经验丰富,这才幸运地拍下了后来让观众们大呼“治愈”的一幕。

听到黄婶的话,郎冬阳非但没有停下手里洗碗的动作,反而抬起头,一脸认真地对黄婶说:“干娘,你是病人啊,病人就该吃热乎饭,也不能做重活。”

“我跟家里说过了,往后干娘你那边的菜园子和粮食地,咱们家帮你一起种。干娘你安心养好身体就行了,反正你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东西,随便种点瓜菜,再种二亩地的洋芋、苞谷,不够的我从家里给你拿。”

黄婶没有说话,低着头,捧着热乎乎的大海碗,眼泪一滴滴的落下来。她没有想到,自己掏心掏肺也没有求来的母子情深,居然在一个陌生人身上,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得到了。

黄婶一辈子都没读过几年书,也搞不懂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她只知道,她好像真的苦尽甘来,马上要过上好日子了……

第124章

晚上剪片子的时候,看到黄婶和郎冬阳这个片段,多愁善感的汪群汪导,再一次泪目了。

只可惜他的好朋友王扬这次没来,不然这对老搭档肯定又要抱头痛哭一番了。

“留两组人,一组负责拍摄黄柏村落户郎山的适应情况。另一组专门跟拍黄婶和郎冬阳这一组,我有预感,观众应该会喜欢看这一组的故事。”汪群抹着眼泪说。

卫昇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挺关心黄婶这一组的。

毕竟,和村里其他拖家带口搬过来的人家不一样,黄婶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又是个白眼狼,从亲妈这里捞不到钱,就跟没这个妈一样,指望他给黄婶养老,基本不可能。

郎冬阳家里的情况,节目组也找镇上了解过,听说郎冬阳他们那个村民组,和村里其他人家不一样,有点类似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当地至今还流行着走婚的习俗,一般家庭都是女子当家做主,想要生孩子了,就自己去外面找个合心意的男子,请对方到家里住一阵子。

这样一来,等到女人有了孩子,男方如果愿意呢,可以继续住在家里,一起照顾孩子,如果不愿意,立刻就可以毫无负担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