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中式饭团”跟日式的那种可不一样,热乎乎的糯米饭用木桶蒸熟了,舀两勺出来

,里面可以按照客户的口味喜好,加入酸豆角、梅干菜、炒肉丝、土豆丝、炒豆芽、油炸花生米、油条碎、里脊肉、荷包蛋等等,光是搭配的佐料就有二十多种。

难得来一趟,卫昇也不怕把自己给撑死了,直接让老板给做了一个“大满贯”——每样佐料都放一点,最后做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饭团!

没办法,只能让老板帮忙切成四份,每人一份,吃完差点撑死。

看着还有起码四十家小吃店还没来得及打卡,嘉宾们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他们不想录节目了,真的好想像其他游客一样,在这里定个客房,干脆住上半个月,这样每天三顿饭外加宵夜,每天打卡四家,半个月正好能吃完一圈。

嘉宾们都这么想,何况本来就是奔着玩儿来的游客们?

卫昇坐在卖糖水的摊子上听了一耳朵,发现好多游客已经是第n次来江东镇打卡了,尤其是一些跟他年纪差不多的,一开始都是奔着一期的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体验馆去的,没想到最后却被这条年代感十足的美食一条街给勾了魂儿。

众所周知,像卫昇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刚进职场,就算有年休假,也只有最低额度的五天,有些外地的游客,扣掉来回两天在路上的时间,实际能玩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天,还没他们录节目的时间长呢,三天时间!怎么能吃完这么多家?

要命的是,江东镇这条美食街,跟那种打着“环球美食节”噱头,实际上卖的却都是臭豆腐、酸辣粉、羊肉串这种烂大街小吃的美食节不一样,这里的小吃摊,全都是当年从全国各地跟着矿工们移居到江东镇的各省人,他们在这里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摆摊卖点儿家乡小吃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赚钱路子了。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当一个人必须依靠某样技能生存的时候,为了能活下去,就会拼了命的钻研这项技能。今天在这里摆摊的摊主们,很多人在老家可能连饭都没做过,但为了能把自家这个小摊经营好,还不是特意跑回老家,拜师学艺,又从老家带了家乡特产的食材和调味品?

说白了,要想在江东镇这条“美食一条街”上生存下去,没两把刷子可不行!

没看到隔壁卖烤包子的大叔,连羊肉都是从老家托运过来的吗?虽然贵是贵了点,但看看人家摊子前面每天排成长龙的队伍就知道,人家这每个月可不少赚,不然哪有钱从老家托运羊肉过来?

吃饱喝足,卫昇他们就按照脚本设定好的路线,去就近一家“旅社”办理入住了。

说是旅社,其实就是民宿,但,既然是年代主题乐园,那名字肯定也要贴合年代风格嘛,那个年代哪有什么民宿?

幸亏节目组提前预定了房间,他们办理入住的时候,有几个年轻人陆续进来问还有没有客房,听说房间都订出去了,只能遗憾地离开了。

不过,不能住在二期年代主题乐园也没什么,作为“江东镇矿山主题乐园”的项目规划参与人之一,卫昇全程参与到了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不用看图纸他都知道,其实一期二期离得并不远,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住在一期的话,晚上要是想来二期这边逛夜市,要么就是花十块钱乘坐景区电瓶观光车,舍不得坐车的话,就只能走一段灯光幽暗的夜路了……咳!

幸亏卖姜糖水的张阿婆现在也在夜市摆摊了,据说现在到江东镇这个矿山主题乐园逛夜市,临走之前,喝一碗张阿婆亲手熬煮的姜糖水壮胆,已经成了景区的一大特色,还有好多人专门冲着这个跑去排队的,结果喝了姜糖水之后,走夜路照样被吓得吱哇乱叫。

没办法,游客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卫昇的锅啊!

这缺德鬼!当初做规划设计的时候,为了能让游客“充分体验

到废弃矿山的氛围感”,特意让设计师在两座矿山之间,凿开了一道隘口!

白天还好,游客多一点也没关系,有这道隘口通风透气,景区里的空气质量都好了许多。

可到了晚上,阵阵阴风从这道隘口横穿整个景区,那小阴风,嗖嗖的!还自带渗人的音效,迎面一吹,喝多少张阿婆熬的壮胆姜糖水都没用哇!

不过,这渗人的效果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反正,第二次来体验的游客,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买了景区的观光车票,咳!

让卫昇无语的是,因为广电“不让说鬼”,所以节目组本来想拍的“矿山鬼市”就没办法拍进正片里了,不过,汪群好像已经被他给带歪了,正片不让说鬼是吧?那我拍个超长版的花絮,放到节目组视频号里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