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质疑何瑞珍对这些老人的一片孝心,可她能保证养老院里,人人都是“何瑞珍”吗?

所以,临走之前,各种稍微名贵点的食材和药材,他都只带够了三天用的量。果然,接下来两天,他又陆续给老人们做了燕窝粥、海参干贝粥、猴头菇滑肉粥、竹荪老鸭汤……他倒没有像第一天这样,给养老院做一大桌菜,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不过每天都会精心做一两道菜送过去,然后哄着老太太们吃下去。

《重走扶贫路》播了这么多期,每一次卫大厨卷起袖子开始做菜的时候,弹幕里都是一片嗷嗷叫的想过来抢吃的,可是这一次,哪怕直播间里的饭菜看着再诱人,也没有一个人嚷嚷着要和这几个老太太抢吃的。

弹幕里,密密麻麻的都是“多吃点”。

居然还有自己家养海参的,看到老太太们一脸忐忑的说自己不配吃海参,气得在直播间连续刷了几个大烟花,就为了让节目组看到他的留言:让老太太们敞开了吃!我家就是养海参的,管够!

很快,又有东北的网友在弹幕里表示,猴头菇算个啥?他们东北的山珍多得是!回头他们就多买点寄到荷花田村,让老太太们只管敞开了吃。

卫昇说得对!华夏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好东西,要是连这几位老人家都不配吃,还有谁配吃?

就这样,节目正片甚至还没播出,两场直播下来,荷花田村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只是,这一次,人群投来的目光,都是热情而友善的。

和热情一起投递出来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土特产捐赠。

这帮热心肠的网友也是真聪明,查到了村委的地址,也不通过什么爱心组织了,直接买了东西就寄过来,很多人还特意写了纸条附在包裹里,指明这些土特产都是给养老院那几位老太太尝尝的。

老太太就算是人均长了十个胃,也吃不了二十多只大火腿呀!

更别提从东北一整箱一整箱寄过来的山珍海味,从南边用保温箱子寄过来的各种稀罕水果,居然还有好几个大榴莲!

因为网友们猜测老太太们可能也没吃过榴莲,反正也不贵,买几个让老太太们尝尝呗?

何瑞珍又是感动又是无奈,这些东西,说实话,她也不敢就这么直接送到养老院去。就像卫昇担心的那样,人心隔肚皮,老太太们都没吃过的东西,难道村里其他人就吃过吗?

现在在养老院帮忙的,都是从村里请的,虽然人品都是经过何瑞珍亲自考察的,但谁能保证,看了这么多好东西之后,她们能忍住,不偷偷拿一点回家,给自己家里人尝尝呢?

反正东西这么多,几个老太太胃口也不太好,根本吃不了这么多东西。做饭的时候偷偷留一点出来,根本不会有人发现……可是,这些东西都是爱心人士指明了要给这几位老人家的,给别人拿去吃了算怎么回事?何瑞珍犯了难。

和村干部们开会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每样东西都留出一部分先给老人吃着,剩下的都拿去县城换成钱,放在村里的养老基金里面,这样以后每年都能给老人采购点新鲜的滋补食材了。

卫昇也觉得他们这个办法不错,他创立的贫困孤寡老人救助基金会,平时也是这么做的,有爱心人士捐的东西太多,一时用不完,卫昇也不会让他们就这么放在仓库里放到过期,而是及时拿出去变现,这样以后需要救助了,手里有钱,什么物资买不到?

虽然这么做,每年需要公示的内容更多了,但卫昇不怕麻烦,做慈善的,要是连这点麻烦都怕,那还做个毛线啊?

没想到,就是他这个不怕麻烦的性格,居然给自己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资源”——

j省电视台原创综艺《少年歌唱祖国》的导演,想要根据江灿灿唱的那首《送郎歌》改编一部电影,邀请他担纲男一号!

“陈导是不是对我的演技有什么误解?”卫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周明星真想送他一对大白眼。

第156章

说起来,陈菽之所以想到邀请卫昇来饰演新电影的男一号,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多管闲事”。

说白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就是个“好事之徒”的人设。

周明星给卫昇预定的那个“小师妹”——来自郎山的小选手江灿灿,当时就是以一曲悠扬婉转的《送郎歌》一战成名,几位导师为了抢到江灿灿这个天赋惊人的选手,差点当场打起来。

当时陈菽就很想把这个故事再翻拍一次,想当年这部电影刚出来那会儿,可真是万人空巷啊!有一次县里的放映队到村里放电影,陈菽记得那时候他才刚上小学,电影晚上六点半开场,他们中午就扛着板凳去占位置了,来得晚的,为了能看到画面,都爬到大槐树上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