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上,在门票上损失的钱,通常会翻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再赚回来。

西湖确实不收门票,但你游船得花钱吧?买旅游纪念品得花钱吧?吃饭喝茶坐观光车也得花钱吧?

卫昇上大学那会儿,刚从高考的笼子里被释放出来,一度非常沉迷旅游,甚至还和室友定了一个“大学期间穷游全国知名景点”的伟大目标。

但这个目标在大二就被他们主动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国内很多景区吃相实在太难看了,又要赚门票的钱,又要赚商业的钱,明面上的钱赚不够,还要纵容一些黑心商家坑游客的钱。

游客又不傻,被坑了一次,难道还会去第二次吗?

后来卫昇和室友们就专挑那种不要门票的小众景点去玩儿了。

风景比一些所谓的知名景点好太多不说,也没有那些糟心的宰客花样。

其实喜欢出来旅游的人,本身就是奔着消费去的,出去玩哪有不花钱的?只要定价合理,不要宰客,哪怕“服务精神”上欠缺一点呢,游客也照样会买账。

卫昇到现在还记得,大三的时候他和室友去六百里外的一个古镇打卡,这个古镇其实就是当地的民居,也不收门票,也没有导游,甚至连正规的酒店民宿都找不到,镇上只有两个家庭旅社,价格便宜的让人不敢去住——

双人间一天才五十元,开空调另加二十!

卫昇和室友满怀忐忑地走进家庭旅社,意外发现除了房间装修略显年代感之外,卫生状况居然很好,床单被褥都洗得干干净净,还在太阳底下晒过,推开窗户,窗外居然还能看到河流两岸大片盛开的油菜花。

赚翻了!

这个古镇上的所有店家都非常佛系,家庭旅社的老板沉迷麻将,怕他们打扰自己“砌长城”,干脆给了他们一把大门备用钥匙,让他们自己开门。

镇上卖小吃的老板也很佛系,面前一个煤球炉子,炉子上一个大铁盘子,里面的毛鸡蛋炸得黄灿灿的,五块钱三个,十块钱七个,老板慵懒地靠在墙边,举着手里的收音机听相声,看到有人来买东西,就指一指煤球炉子上挂着的纸板,纸板上写了价目表,旁边还挂了个收款码,示意他们自己付钱自己挑。

要不是有个老板在这里坐着,简直就和自助贩售机一模一样了。

还有卖臭豆腐的、卤豆干卤鸡蛋的、炸串的,除了卖甘蔗的稍微热情点,还能帮他们削皮之外,其他老板统统都没有景区商户那么热情,可诡异的是,那一次,卫昇他们居然在那个古镇上玩了好几天,都快乐不思蜀了。

没人追着自己推销,也没有人挤人、上厕所都要排队的焦虑,花二三十块钱,买一兜毛鸡蛋,一盒炸臭豆腐,几根炸淀粉肠,就能在开满油菜花的河边慵懒地躺上几个小时。

玩累了,也不用打开手机搜景区哪家店好吃,哪家店不会宰客,反正古镇上就一家饭馆,老板更佛系,连菜单都没有,都是当天买到什么菜,就只能点什么菜。

于是,那几天,卫昇和室友们就跟开盲盒似的,每天跑到店里“调戏”五大三粗的厨子老板,四个人,只有一百块钱,还要有荤有素有鱼有虾。

老板一边笑骂着,一边乐呵呵地给他们做了红烧划水、鲫鱼豆腐汤、椒盐小河虾、笋干烧肉、清炒菜薹、凉拌马兰头……有一次老板娘挖了好多荠菜回来,还请他们吃了一盘荠菜鲜肉的饺子,贼香!

卫昇想给菜园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乡土气息”十足的乡村慢生活景区。

和隔壁柿子沟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的鸟类观赏基地不一样,菜园村这边,他打算设置两个区域——山下的菜园村,打造成一个可以吃喝玩乐住的农家乐聚集地,这里不收门票,但可以在游客们登山累了之后,给下山的游客提供吃住行等基础服务。

山上的种植基地,其实卫昇也没打算靠门票赚多少钱。

本来全价票就只要十块钱,后期他还会推出学生半价,六岁以下儿童、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免票之类的优惠政策。

之所以坚持要收门票,主要也是为了在售票处这个地方登记游客信息,万一遇到那种手贱偷盗挖掘、破坏名贵中草药的游客,立刻拉入黑名单,永久谢绝入内!

说起这个卫昇就来气,去年他赚了点钱,加上从小就很喜欢熊猫,就花了一百万,认养了一对可爱的大熊猫宝宝。

谁知道他这边刚办好认养手续,那边就有新闻报道说,居然有手贱的游客对一只残疾大熊猫宝宝泼水!

卫昇作为内娱知名头铁艺人,当时就切大号上去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