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一点了,自从在上学路上偶遇了一位采药的老人,发现山里很多不起眼的“杂草”居然很值钱之后,宋晨的节假日,便都奉献给了采药事业。

向来节俭的他,甚至还“斥巨资”八元,在卖书的摊子上淘了一本二手的华夏中草药大全。

就这样,在没有师傅引路的情况下,他楞是靠着一本二手书,带着爷爷,把挖草药这门生意,从“赚点生活费”,到“变成了全家最赚钱的买卖”。

进山的次数多了,爷孙俩不光采草药,一年四季的野菜、菌子、各种野果子,只要是能采下山卖钱的东西,宋晨都不会放过。

后来,下山卖东西的次数多了,宋晨敏锐地发现,有些东西摆摊自己卖,比倒手卖给小贩利润更高。

于是,宋晨说服了爷爷,家里不种其他耗费时间的粮食了,只种些不怎么需要打理的红薯和南瓜之类的,留着喂猪用,爷孙俩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跑山和摆摊上。

平时爷爷就负责上山采药、采野菜,零星的就自己下山卖了,能保存的,就等到周末,孙子放学回家,由宋晨去镇上摆摊赶场,爷爷继续进山采山货、挖草药……

等到宋晨上初中的时候,爷孙俩每年做这门生意都能赚好几万块钱了,和以前累死累活种苞谷,种荞麦,一年只能挣几千块相比,宋家的生活,在宋晨的规划下,肉眼可见的改善了很多。

可正如那句俗话说的那样,麻绳偏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宋家这好日子还没过上两年,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宋爷爷上山采药不慎跌落悬崖,找到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宋家本来就没多少积蓄,之前赚的钱,有一部分还被拿去还债了,剩下那点钱,办完爷爷的丧事之后,也没剩下多少了。

谁能想到,就在全家人忙着给爷爷办丧事的时候,宋晨的妈妈在混乱中走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