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师现在也不经常出去给人上课了,有时候被邀请去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听说一期节目的出场费就是好几万,哎!不能比,他们要是早知道这些老手艺居然能有重新发扬光大的机会,年轻那会儿就努力多学两样了。

……

除了把民间非遗文化“产业化”,去年开始,卫昇又进军当下大火的“地摊经济”。

这个就更厉害了!

谁不知道,这两年国家已经开始在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光发热呀?

但问题是,农村负责的人际关系,还有某些地方村干部“吃拿卡要”的风气太严重,搞得很多年轻人现在根本就不敢去乡村创业。政策再好,没人敢去,那也麻烦啊。

可是卫昇换了个角度,就把这个问题给绕过去了。

怕地方政府为难创业者?那就把地方政府也拉上船!让他们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只有下乡创业的青年做出成绩了,基层考核任务才能达标。这些还不够,卫昇也是大气,这个“财迷”居然愿意让出一部分股份,让地方上的城市投资集团也加入进来。

华夏传统文化里,确实是喜欢“各人自扫门前雪”,没想到卫昇这坏小子,居然把这一摊子“雪”扬得到处都是,反正大家门前都有雪,那就大伙儿一起扫呗?

当一个产业,变成全县、全乡人自己的事业,不需要创业者去督促,去花钱找人办事,当地人自己就会主动帮忙了。

毕竟,基层也不是人人都是体制内或者公务员,大批编外人员,都要靠地方政府创收养活呢,集体经济发展得好,他们的福利待遇才能上去呀。

这个办法,在卫昇之前,肯定也有人想到过,但投资回报周期太长了,费时费力,有那个时间,花同样的钱,投资人在资本市场来回倒腾几趟,说不定赚的比这个还多呢。

能拿得出十几个亿的资方,不愿意投身这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