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顾言僵了僵,见顾念衣衫单薄,一把拽过衣架上的外袍罩住他,“外面风大,进来说话。”

桌案上燃着油灯,放着本图册,应该是顾言开门之前正在翻看的。顾念瞥了一眼,发现那抽象的线条和标注手法十分眼熟,看样子应该是大梁山川图的复制品。

年深把安番军所在区域的地图复制了一份送给顾言?顾念大概猜到了这本图册的来源。

两人在桌案旁落座,顾言给顾念倒了杯热水,又把火盆朝他那边踢了踢,“找我有事?”

“嗯,”顾念捏着杯子,微微垂下眼皮,“想问问阿兄年深去平洲的事情。”

“你想知道什么?”顾言将图册合上,做出准备认真跟顾念谈话的模样。

顾念不禁有些紧张,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他安全吗?”

“依我所见,绝不安全。”顾言摇了摇头,“平洲名义上是镇东军所辖,但实际上却更像是镇北军的所属,又紧邻契丹人的地盘,是三方都瞄准的必争之地,日常就是大小冲突不断。镇北军现在三方混战,形式更是一片混乱。

再加上契丹人才在长安被灭了七万精锐,如果知道守城的年深到了平洲,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顾念不禁捏紧了茶杯,也就是说,不光是流放的环境艰苦,年深的处境更是危险。

镇西军跟镇北军因为前宰相林安的关系,本就是对头。

契丹人这次在长安吃了大亏,这笔账肯定也是要算到年深和镇西军头上的。

吕青把年深的流放地定在平洲这种地方,用意更是昭然若揭。

平洲危机四伏,三方掌权的势力,都想找机会要他的命。

“那他何必要去冒这个险?”顾念想不通。其它军侯想打就让他们打去,先躲在凉州埋头发展经济,等其它人打得差不多了,镇西军的拳头也硬了,再去轻松收割不好吗?

“置之死地而后生。”顾言挑了挑灯芯,暗下去的火光又亮了起来,“他没有跟我深聊过这个问题,但如果换做是我,可能也会做跟他同样的选择。”

顾念困惑地看向顾言。

“年深带人守住了长安城,让镇西军在百姓之中声望大涨,同样的,也让镇东军颜面扫地。镇西军跟镇东军现在虽然没有完全撕破脸,但也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年深这次若是不管此事,逃回凉州,镇东军正好就有借口跟镇西军开战。”

“镇东军不是应该跟镇北军打吗?”

“镇北军三方势力正在夺权,坐山观虎斗就好,何必浪费力气去打?

更何况北面还有契丹人,如果镇东军把镇北军灭了,那自己就要直面契丹人,留着镇北军苟延残喘,既不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威胁,还多了一道屏障。何乐不为?

反倒是镇西军,经过烧蝗和此次长安之役,声威日隆,已经变成威胁镇东军统治地位的心腹大患。”见顾念不明白状况,顾言耐心地给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简单来说,就是树大招风。镇西军不想开战,镇东军却可能主动出兵。顾念的神色黯了黯,真的打起来的话,可能就变成了镇西军和镇东军两败俱伤,被其它军侯趁虚而入。

也就是说年深自愿流放去平洲,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转移焦点把自己当作靶子,将一触即发的战火从凉州引离开。只有这样,才能给凉州争取一些时间,像他们原本计划的那样去发展经济。

“除此之外,年深也跟我说了他的另一个目的。”顾言抬眼看向顾念,眸色意味深长。

“什么目的?”顾念心头一跳,不禁有些心虚,顾言该不会看出什么了吧?

“他想去查一件事。”

顾念:???

“你不觉得朝你和叶九思放冷箭的人有些蹊跷吗?”顾言不紧不慢地轻叩桌案,“根据小世子的描述,当时那些冷箭明显就是冲他而来的。

那些契丹人明明没来过长安,甚至大部分不懂汉话,之前为了出城求援,叶九思身上也换做了便衣。那么,契丹人是怎么认出叶九思的?”

没错,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的目标确实极为明确的就是叶九思。顾念后背微凉,“难道动手的不是契丹人?”

这个时代的画像那么抽象,能准确认出叶九思的,应该是见过他的人。一个契丹人想要混入长安或者洛阳,本来就极难,想见到叶九思,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