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三十章 苏小美:她今天或成最大赢家……

既然好奇,苏大哥便大大咧咧问出来,“老二,你刚才跟谢先生在楼上聊了什么?”

苏振华心情确实有些兴奋,直到现在也还没完全平复,闻言下意识看了谢先生一眼,见他依然和颜悦色,也就大大方方把他才得知的震撼消息告诉大家,“刚才谢先生看见小美的试卷,夸她英语写作很有水平,掌握了很大的词汇量。我才知道,谢先生原来是剑桥大学毕业的,之后更是在麻省理工深造过!”

比起家里其他人的兴奋激动,苏振华对谢容笙的到来,态度显得有些冷淡。

可能是跟他本身的性格有关,他习惯冷静观察世界,同时也隐隐察觉到,对方的出现会对他们家、尤其是他妹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苏振华还不得而知,掌控欲比较强的他,潜意识里自然就会抗拒这种变数。

所以家里其他人喜气洋洋接待小虎的家人时,苏振华在暗中冷静的观察和审视。

而现在,他的冷静理智全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对谢容笙发自内心的崇拜敬仰——在这个精英人才削尖了脑袋出国端盘子的年代,谢容笙这种剑桥本科、麻省理工硕士的设定,苏振华连做梦都不敢想,实在是超出他认知了。

这种神仙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

苏振华从小被作为天之骄子、未来的国之栋梁赞美,表面上看谦虚稳重,实际上学霸的骄傲他一点不少。在几乎全村男性倾巢而出围观从未见过的奔驰车、恨不得把这样身价不凡的谢先生捧上天时,他不能说不屑一顾,但也没有因此就另眼相看、顶礼膜拜。

还在和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苏二哥,比起有钱人,他只会尊敬那些学识渊博的、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简单来说,学霸只崇拜比自己更强的,金钱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而现在,谢先生不是平平无奇的有钱人,他是拥有剑桥和麻省理工学位的顶级学者。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被视为未来栋梁的他,是老师们眼中最有希望考上清北的苗子之一,因为这个,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快把他当亲儿子照顾了,生怕有个头疼脑热、影响他冲刺清北。

而进入清北的那些真正的天之骄子,他们梦寐以求、削尖了脑袋想去的名校,就包括麻省理工和剑桥。

还在以清北为人生目标的他,站在谢先生旁边,就像故事里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他们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

学习上,苏振华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会佩服,然后想办法超越对方,但是谢先生这样的人物,他有生之年如何追赶,恐怕也赶不上人家一片衣角,苏振华生不出半点超越的念头,满满都是奉若神明般的推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话,平时越骄傲的人,陷入狂热状态时就有多夸张。

然而,苏二哥平生第一次这样激动的分享对一个人的崇拜,收获的却是桌上一大半人的茫然脸,除了终于坐在先生旁边的刘峰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就只有不学无术的苏小美最捧场,她甚至浮夸的“哇”了一声,“就是我知道的那个mit吗,好棒棒啊!”

苏怀瑾这么惊讶,倒不是跟她二哥一样也有学历崇拜,她只是没想到这么巧,谢景峯也是mit毕业,还是纸媒报道过最年轻有为的一批。

结果大佬舅舅也是mit毕业的,怎么滴,他们老谢家祖传的mit毕业证?

苏振华:……

说实话,家人们、包括父亲都一脸“你在说什么”的懵逼,苏振华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了,真正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学渣妹妹竟听懂了,还这样不走心的给他捧场。

他妹的表现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让他发热的头脑都降温了不少,整个人都清醒了,赶紧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给家人们科普作为圆场:“我们老师说过,麻省理工和剑桥大学都是排名靠前的世界名校,麻省理工更是有竞争全球第一的实力。”

说着他顿了顿,还是补充了句,“而咱们的清北,大概在世界百强大学的后几十名。”

苏振华这么说,是为了让家人们更容易理解谢先生的强大,同时也是想帮他妹挽回一下刚才不小心的冒犯。

但他妹完全不认为自己有哪里冒犯到大佬,也不赞同二哥对清北的评价,什么叫做全球靠后?她下意识反驳道,“这排名只是暂时的,我们能后来居上!”

她就读期间,母校一度挺进全球前二十、亚洲第一,骄傲挺胸.jpg

确实没觉得自己有被冒犯的谢容笙,听到这话,云淡风轻的脸上,也终于明明白白显出几分怔愣。

而时刻关注着领导需求的刘峰,完美错过了他们先生头一次被震撼到的表情。因为他自己听着苏小美“大放厥词”,吓得筷子都差点掉了。

苏二哥嘴角狠狠抽了两下,还是没忍住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为什么,你理直气壮的就好像是清北毕业的一样?”

苏怀瑾:她真的是啊!

可她现在以苏小美的身份说话,还真是在登月碰瓷了==

苏小美难得emo起来,但没坚持两秒,注意力立刻被那道优雅磁性的声音吸引,一般只是旁听、很少在桌上发言的谢先生,这次似乎也被勾起了谈性,娓娓而谈:“我也赞同小美的意见,咱们国家落后了国外太多,如今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以国人的能力,奋起直追,往后跟国外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多,无论经济还是教育还是科技,未来都能后来居上。”

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这边,谢容笙话锋一转,“当然在奋起直追的过程,我们需要不间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我算是走了捷径,从小在国外接受教育,申请大学容易很多。国内也有公费留学项目,鼓励大学生出国深造,只是名额有限、竞争过于激烈。不过国家始终重视人才培养,随着经济水平上来,对这方面的拨款会越来越多,也就有更多人得到机会。等四年后,你们申请留学,或许情况会大有不同。”

听到世界名校就深感井底之蛙的苏振华,此时才知道,原来他这种寒门学子,也有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

尽管很渺茫,但到底是有一分希望。

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缓缓打开,苏振华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这方面的知识。

谢容笙也配合他的求知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直讲到了深夜。

等苏振华想起他妹今天还剩两张试卷没写完时,苏怀瑾已经躺在床上,抱着暖烘烘的小少爷呼呼大睡了。

苏小美:她今天或成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