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夫人不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的人,她以前在侯府的时候是养养都要用好的,就是一道茄子的做法都要好几道工序。
到了西北之后,姜夫人没有觉得外面的青菜便宜,反而觉得那些东西很贵。手里的钱不知不觉就被花光了,一大家子这么多人,还没有铺子没有收入,刘家接济他们又能接济多久呢。
她认了秋菊当干女儿确实也好,以后也能有多一些的人帮衬他们。
姜夫人叹息,“你祖母当年也是心善,若非她对刘婆子那般好,刘婆子现在也不可能这般帮衬我们。”
“母亲。”姜三公子递给姜夫人一个荷包,荷包里面装着碎银子,加起来也有六七两银子。
“哪儿来的?”姜夫人问。
“一个姑娘给的。”姜三公子道。
“什么?”姜夫人睁大眼睛。
“她喜欢听儿子抚琴。”姜三公子早就找好了理由,他给自己捏造了一个小白脸的身份,什么富家女看上他抚琴要他过去之类的话,几天过去一次,这也是方便他外出的理由,“她若是想听曲了,便找人让儿子过去。”
“这……”姜夫人红着眼睛,她想到了侯府里的那些歌姬。他们这些当主子的要听曲要看看舞,便让舞姬过来。而现在,自己的儿子变成地成为了别人的琴师。
说是琴师还好听一点,说难听一点,那就是面首啊。
“母亲,您别难过。”姜三公子道,“至少这算是一个轻松的活,还比大哥去山上打猎来得容易。深山老林里多猛兽,大哥还是别天天去,危险。有这么一点银子,还能让人帮着种种地。”
“真是苦了你了。”姜夫人伤心,自己的小儿子当初在京城多么出名,陌上公子人如玉,多少姑娘喜欢小儿子,小儿子都拒绝了。而如今,儿子却得去给那女子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