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佯装好奇地问:“百姓不爱去是不知道辽东变了样,以后知道了,都爱去吧?”
刘彻:“朕这两年在辽东屯兵,并不只是令他们晒盐种田,还令他们修了些许房屋。自愿随士兵前往的每户三间泥瓦房。今年百姓到辽东看到分到房就给老家人去信,若成气候也得两三年。”
卫青以为得很多年,“两三年很快。”
“是的,两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东方朔跟着说。
刘彻:“辽东的两三年并不好过,天寒地冻着棉衣跟长安百姓着单衣似的。”
卫青奇怪,“前往辽东的将士们是怎么扛过来的?”
“那边人烟稀少,修整房屋时一铁锨下去就能砸到老虎兔子,着皮毛做的大氅。”刘彻道,“最冷的时候有火炕。”
辽东屯兵之初,刘彻也担心损兵折将的厉害,特意问了卫莱,火炕便是卫莱告诉他的。
刘彻继续说:“需在室内窝上一两个月。”
众人瞬间明白,纵然不冻人,这么漫长寒冷的冬日也能把人逼疯了。
东方朔面露犹豫之色。
刘彻瞧见了并不着急。
主父偃又通过卫青递了两次自荐,刘彻依然不予理会,眼瞅着各郡国举荐的人才即将抵达长安,主父偃坐不住,直接上书刘彻。
当日刘彻便召见他。
四月下旬,天气转暖,卫莱带着女儿回宫赏牡丹,新人主父偃官升谒者。
东方朔整日混迹市井,听说来了个公孙弘,还有个董仲舒,一个比一个有才,越发觉得朝廷没有他容身之地。
五月十八,休沐日,刘彻跟着他闺女在昭阳殿前的空地上遛弯,宣室的黄门引东方朔觐见。
刘彻明知故问,“找朕何事?”
“微臣东方朔拜见陛下。”东方朔跪下行礼。
刘彻讶异,“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