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太后烦的抬手让他滚。

刘彻步履轻快的出了长秋殿,就哼起了在鲁地学的民间小调。

内侍忍不住问:“陛下,前几日狗舍那边来了个擅音律的,要不要奴婢把他找来?”

刘彻下意识想说好,忽然想起一个人来:“叫什么?以前是做什么的?”、

“世代为倡,好像姓李,叫什么,奴婢没问。”

刘彻明白,当真是李延年,“算了。舅舅病重,朕探亲听曲,传到母后耳朵里,又得念叨朕。以后再说吧。”回到宣室,却没心思处理政务。

刘彻前往昭阳殿。

甫一进门,烟雾缭绕,刘彻险些被熏出眼泪:“着火了?”

“没有,快进来,那边是逆风处。”卫莱把他拉到北面,那边没有一丝烟尘。

刘彻看清楚殿内的东西,是个铜盆,“怎么旁边还有个锅?”

“中午吃暖锅子。”卫莱解释:“姚黄她们准备好菜了。原本是要在厨房点着,我觉得这室内有点冷,在这边生火,用饭时也能暖和点,谁知道烟这么大。”

刘彻:“你点的?也有你不会的。”

卫莱瞥他一眼,等火点着,就把锅放到那铜盆上面。幸好铜盘底下还有支架,不会烫着木板。只是这样一来,就不能放方几上,毕竟他们坐的低,锅对他们而言太高。

卫莱索性把方几放锅四周,一家四口每人坐一边。

刘彻乐了:“你倒是会想办法。”

“这样太不方便。回头做个里面放炭火,外面放汤和菜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