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我去野竹林把明日的笋子弄回来,你们去吧,等日子出来了,我陪你去请喻师傅。早去早回。”
知道大舅不爱去镇上,她也不勉强了,想着去镇上不过是买东西,就不打算带着弟妹了。何况现在家里有小黑在,她宁愿相信小黑的真诚,也不愿相信人性的纯良。
学元和小丫对小黑正在兴头上,听大姐说让他们留在家里照顾小黑,两人都十分高兴。
就这样,半夏一个人去了镇上。
正好今日逢集,牛车上坐满了去镇上赶集的妇人们,看到半夏,有胆大的妇人好奇的问道:“大丫,你到底是靠什么挣钱?怎么来钱这么快呢?有人看见你奶到你住的那里,拿回来好多的米面肉的。”
“黄大婶子,我不过是运气好,在山里住着还不是靠山吃山,卖卖山货而已?”
半夏的记忆中有这个婶子,是住在村东头的黄家婶子,特别喜欢打听别人家的家长里短的,跟住在村西头的马寡妇两人很合得来,经常在一起串门子。
“能不能跟婶子说说,啥山货这么值钱呗,你也知道婶子家中孩子多,十天半个月的见不到一次荤腥,你就当可怜可怜你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我们只要能喝上口汤就成了。”
黄大婶子真是把不要脸发挥到了极致,半夏都不得不佩服,不是说古代最注重别人的隐私,何况还是吃饭的家伙什?
她笑了笑说道:“黄大婶子,这我怎么好跟您说呢?这一车人呢,而且这也是我安身立命的东西,若是只单单说与你听了,那我可不得罪了全村了。”
黄大婶看了一圈周围竖起耳朵听的,自认为半夏是不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她打算趁着没人的时候再去问问,没准儿她就说了。
看着姜老婆子和周氏搬着米面,提着肉从她眼前走过的时候,那真是打心眼的馋死个人。
“怪婶子考虑不周了,你愿说就算了,等会你去镇上干什么?要不咱们一起?”
面对黄大婶的盛情相邀,她是不敢答应的,笑着拒绝了,因为还有事求着半夏,黄大婶也不是很在意。
到了镇上,村里的妇人都各自四散开去,半夏慢悠悠的晃到了食味真,转身去了侧门,敲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