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下稻种(二更)

两百斤种子,石家用了一亩地育秧苗。

育秧苗拢地,实际上就是做育秧苗的苗床。

秧苗的好坏,苗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育秧苗的苗床必须平整,底土和上土厚度需要均匀。

第二,苗床必须干净。所谓的干净,是不能留杂草,或有些害虫,这可是对水稻育苗的影响很大,造成水稻秧盘的地步和地面接触不严对于育苗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三,水稻苗床还要做到很好的透水性。水稻育苗不能缺水,但是水份太多也不可以,因为土壤中的水分太多不但对于地温影响很大,导致地温太低,同时水分太多也导致土壤中的养气不足。所以我们育苗的时候尽量挑选地势较高,地温也会相对的高一些。

不过,花了几百万安装的智能大棚,可不是摆设,至少杂草和害虫,会少了很多。

其次,智能大棚能感应到太阳的光线变化情况,自动打开遮阳网,让地里的作物享受充足的阳光。

水位低于需求时,自动供水系统会及时补给。

这可比人工更加方便和科学。

第二天,石家人,除了照顾顾清茗的外婆几乎都来到这大棚之中。

他们选中了一个大棚,用来育种苗,蔬菜秧苗和水稻秧苗。

一些普通的菜种,大舅舅夫妻已经撒了下去,有些芽芽都冒出来了。

瞧着这些嫩黄黄的秧苗,他们都觉得挺可爱的。

大舅妈看到一块块苗床边的水沟,笑着说道,“这种智能大棚还真是科学啊。昨天我瞧着这沟里的水,才到苗床一半高不到,现在就刚淹了一点地啊。”

这样的苗床,下种最好。

不能太多水,却不能没有水。

人工控制的话,是有些费力。

可这智能大棚完全能够自控。

二嫂子笑着道,“这真是太科学了。以前我见过周边村的大棚,都是普通的大棚,现在这智能大棚,可是省事多了。”

石鱼鑫笑着道,“这还用你说啊。那普通大棚,一亩地只要两三万块钱就能搞定,我们家的大棚,一个大棚那是上百万,那是普通大棚能比的吗?”

几百万的大棚,一投资下去,真的让他们这些乡下人可心疼了。

但有投资必有回报。

上次顾清茗种植出来五分大棚水稻,那大米真是喷喷香,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