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能活着

陆青竹从未接触过经书,每本都翻着看了下,不甚明白,最终还是随手挑了本《金刚经》。

平时练字陆青竹都是写曾经学过的《诗经》中的内容,不用盯着书本抄写,更不怕写错了。

但《金刚经》她从未读过,又看不懂,就怕漏掉一两个字,一边看一边抄写就格外缓慢了,生怕哪里写错整张就毁掉了。

抄完一页后,陆青竹便没有再继续了,抱着顾星沉送回来的字帖回了家。

只有双胞胎在家,脸颊通红、额头冒汗,一副刚从外面回来的模样。

“去哪里了?”

青菊回道:“和青梅一起去地里给奶奶他们送绿豆汤了。”

“哦。”

陆青竹将字帖送回屋里放好,便去灶房做饭了。

兄长们也跟着去了地里干活儿,傍晚时跟着家中长辈一起归家,陆青竹做好了饭,双胞胎端着饭菜上桌,劳作了一天后,进门洗洗手便能吃上饭,也算一种幸福了。

饭后,陆青竹喊住陆青榆:“四哥,字帖我给你拿回来了,就在我屋里,和书放在一起。”

“已经拿到了?”陆青榆惊喜万分,也顾不得其他,立刻去了陆青竹屋里,找到字帖看了起来,惊叹连连。

陆青竹:“……”

写得挺好,就是除了好看她也看不出别的了,也不知道陆青榆到底在惊叹什么?

看陆青榆舍不得放手的模样,陆青竹便不再管,出门烧水洗澡去了。

《金刚经》字数并不是很多,陆青竹认真抄写了三天时间才没有任何失误的抄写完一篇。

在这之后,她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希望顾星沉、若愚以及陆学武能平安归来。

给陆学武写的信,她并没有一同送出去,多少还是担心他为此受到影响。

给顾星沉的回信送走后,陆青竹的心情也渐渐平缓下来,没有再过多的去想西北战事——其实想再多也无济于事,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但西北战事,经过缓慢的发酵期,还是从京城流传开了,去过青山镇的村民听到这些事情,回村难免议论几句,渐渐也就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

陆孙氏在家感叹道:“若是前朝,但凡哪里打仗了,就开始大肆征兵。死人的速度压根赶不上征兵的需求,听老一辈人说,那时候男人女人都和牲口差不多,生七八个都是常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