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府里,姜婉清听着婆子花了二百文,打听到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这事儿竟然发生了。
妹妹说,已经安排大年媳妇去办,有薛嬷嬷出头,柳氏女定生不出庶长子来。
她还想着,大不了一碗避子汤,养几年柳氏还是能生养,到时候妹妹立住脚了,再打发柳氏不迟。
没想到啊!陆老夫人够狠,一下绝了妹妹的后患。
“红花啊!那可是贵重药材,老夫人都舍不得用,对亲侄女够仁义了。”姜婉宁笑的讽刺。
万老夫人听了个头晕脑胀,“行了,李锐去了柳家,还不知什么结果,柳氏总是要入李家做妾的。”
“那又能如何,一碗红花,这辈子也掀不起风浪了。只看柳翰林要怎么做了。”姜婉清不在意道。
万老夫人点头,“柳翰林不是笨蛋,这事儿他会按杨贵妃的心思办。”
“真没意思,贵妃挑着儿子宠妾灭妻不够,还要李家也闹的家宅不安才高兴?”姜婉清很看不上杨贵妃。
姜婉宁轻笑道:“旁人府上宠妾灭妻,哪有皇后娘家,宠妾灭妻有意思?”
万老夫人冷笑一声:“所以,她这辈子只能是个妾,再尊贵的身份,最后还是妾。”
“只怕皇上立二皇子或是四皇子为太子啊!”
姜婉清提醒母亲,人家儿子继位,摇身一变就是太后。
“现在说储君为时过早,杨贵妃的弊端,在她生子太早,皇上春秋鼎盛,再活个一二十年,杨贵妃千娇百媚也熬成黄脸婆了。”
万老夫人冷笑不止,好像看到杨贵妃失宠了一样。
姜婉宁懒得说这些,杨贵妃的下场,二皇子和四皇子两虎相争的结果,她都知道了。
上辈子经历最惨烈的事情,不是看到杨贵妃失宠,而是三王相争,母亲用超品诰命保下了两个女儿。
“老夫人,老夫人,北地来了信,是浩哥儿的信。”婆子飞奔进来禀告。
万老夫人急着奔了出去,走到门口,颤声问:“是浩哥儿,浩哥儿来信了?”
姜俊浩是定国公的庶子,是姜家唯一的男丁。
可惜是庶子,先皇说,姜家庶子没入族谱,说不清来历。
皇上和太后也说,没有庶子继承爵位的先例,哪怕万老夫人把姜俊浩记在名下,也不行。
姜俊浩生母只是个仆妇,定国公战死沙场那年,那名女仆碰死在了将军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