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听说二皇子进宫,到母妃面前献殷勤了。
詹事说政务,就一句听不进了,满脑子想着,老二要使什么坏。
父皇心里,老二的分量,比他重的多。
只要想到,父皇和母妃,逼着他发誓,要对老二好的情景。
还有当时,父亲明显若有所思,流露出的不情愿,太子就什么心思都没了。
各地有几个知府是老二的人,有多少人以杜丞相马首是瞻,谁是谢家门人,谁与周家有关系。
这些统统都不重要,只要他继承大位,不管是谁,都是他的臣子。
有二心的臣子,换掉就是,这些记住有何用!
太子打发了詹事,吩咐内侍选几盆花,他要去给母妃送花草,装饰一下宫殿。
二皇子从东宫转到太医院,仔细询问了皇上龙体,又问了母妃的身体情况。
回府后,吩咐长史,他要给父皇写请安折子,叮嘱父皇,要保重龙体。
这份奏折,在李文硕上朝站班时,听皇上激动的提起,让太监抑扬顿挫的念给百官听。
李文硕非常想回头看看,皇上在听奏折的时候,究竟是什么表情。
斜眼看到太子,李文硕差点没绷住笑出来。
太子恨得咬牙切齿,毫不掩饰对二皇子的憎恶,皇上难道没看到?
还是皇上故意,想要锻炼一下太子?
太子的鼻子都快气歪了,瞧皇家的乐子,还真是痛快。
奏折很快念完,皇上赞了几句,有朝臣出来追捧。
这通臭脚一捧,太子差点被熏晕了。怒视朝臣的模样,百官都看在眼里。
为了不让太子当朝翻脸,杜相作为副手,和稀泥的角色,必须要站出来了。
“圣上,臣这里收到两份折子,一时有点难办,臣无能,请皇上圣裁。”
皇上心情正好,老二有孝心,知道关心朕的身体了,你们瞧,朕多会教孩子,一次闭门思过,老二就归了正途。
听杜相说,有难以裁决的事情,笑着让杜相呈上奏折。
皇上看完奏折,沉思了一下,问:“朕记得,谢家小五读书不成啊!为何户部上折,请吏部给他官考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