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想也对,“嗯,皇后看,赏点什么才好?”
李皇后立刻举着册子给皇帝看。
“臣妾已经写了折子,除了如意宝瓶,皇上不如赏赐百两黄金给郡王世子用做聘礼。”
常广立刻道:“这个好,皇上想想,聘礼头一抬,全是金灿灿的小元宝,多体面啊!”
皇上笑着点头,“皇后果然事事妥帖。”
李皇后羞赧一笑,道:“皇上还是看珍宝吧!你看这个,芙蓉玉雕的荷花,翠玉雕的荷叶,放在琉璃烧蓝的盆里。
若是盛上水,定是栩栩如生。不如搬去御书房,皇上批折子累了,赏玩一番?”
皇上不是第一次来珍宝阁,但每次来,都是为了给美人挑选首饰,没仔细看过珍品摆件。
即便要赏赐妃嫔摆件,为了表示恩宠,皇上最多随手指两件。
皇后说的这件东西,一眼看去很平常。
皇上想象了一下,加入水后的情形,也觉得不错,便笑着点头,让常广记下搬去御书房。
楼上楼下看了一圈,很多金银器,皇上随口说了句,太过俗气。
皇后便笑着道:“皇上说起俗气,臣妾想起昇儿的抱怨来。
有一位翰林院的翰林,出身商贾,一直没能派官。昇儿与臣妾抱怨说,
严翰林讲学不流俗套,很是清雅,却因出身不得重用。”
皇上神色一凛,“竟有此事?”
常广看向金镶玉的大肚瓶,果然,皇上今日的糊涂没够数,这不,又来了。
李皇后认真点头,“是啊!这也不能怪吏部,毕竟天下俊才太多,三年就来几百个。
皇上想想,正经出身的进士,吏部都要挑花眼了,这位翰林只能怪出身太差!”
说着李皇后叹息一声。
皇上脸色缓和,看向一对赤金的烛台,“这个赏给三皇叔的孙儿成亲用。”
李皇后笑着谢恩,接着道:“臣妾想着,母后总记挂着周三郎。
这位翰林既然出身商贾,边关不是在通边贸嘛!
让他去鸿胪寺做少卿,把三郎换回来,免得母后总是挂心。”
皇上很是满意的点头,“皇后一向孝顺,是该这么办。”
得了,皇上今日的糊涂够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