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十一李渊

婉宁 谷香满园 1075 字 2022-09-01

如此,那名司农只能留下笔记,等待后人去开荒北地了。”

说完,林老夫人拿出一本册子,两张户部官引。

“这是......”姜婉宁翻开册子,再次起身谢过林老夫人。

“是相爷早年抄回来收藏的,放在府里无用,你拿回去,若是能开荒北地,也是圆了那位司农的梦想。”林老夫人含笑道。

两张官引,是户部从西南调拨稻种、粮种的路引。

有了这个,姜婉宁相信,北地只要开荒出来,至少以后不愁军粮了。

“姜氏替北地百姓,十万将士,叩谢林老夫人大恩!”姜婉宁提着裙子,拜倒在地。

“哎呦!使不得!”林老夫人伸手扶起姜婉宁,“我这是借花献佛。”

从谢府出来,姜婉宁直接回了娘家,贺氏看到册子,乐的合不拢嘴。

册子上仔细说明了,用西南稻种,如何耕种,田地耕犁几分,水要多少,不用施肥,只管看顾好杂草。

万老夫人喊来家将,叮嘱再三,一定要把册子送到少将军手上。

军校里,第一个离开的是秦二郎。

通过阵法考试,火炮发射准头测试。

还有武举的文试,将官必考的弓马骑射,紧急时,斥候画图的必要技能。

秦二郎的毕业考试,让朝廷知道,军校绝不是闹着玩。

李老公爷后悔不迭,早知道不让李淳占去虎啸关,学完了再走多好。

李淳占在平杨家叛乱时,得了个小战功。

朝廷封赏后,李老公爷趁着兵部调防,把孙子安排到虎啸关镇守。

秦二郎带着媳妇离开时,还私下找驸马爷定了两门火炮,两车炮弹。

火炮生产不易,改进后,不易炸膛,后坐力小的火炮,一年也就生产出四门。

京城还没武装上,秦老二先带走俩,朝中自然有人要弹劾。

不过,兵部尚书是咱李叔父,也就是李老公爷的二儿子。

老公爷长子战死在西北,因长子还没成亲,也没留下后代,老公爷请旨,封次子为世子。

端午节又到了,小十一李渊的周岁也要到了。

端午节看了一日塞龙舟,小十一累的回府就睡着了,次日被老爹抱着,迷迷糊糊地喊了一声,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