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能不能好,不是出门疏散的事儿,万灵是看出来了,陆老夫人想出门。
再看看爱热闹,在屋里憋着闹心的表姐,她能说什么?
“是该去看看,我有医术,能帮着给妇人诊脉。”万灵没说行不行。
这事儿她说了也白说,身子虚要静养,宁表姐就不是个能静下来的性子。
十一和李文硕都是常出门的人,习惯了各自收拾衣服。
男人出门,带两家替换衣服就行,实在没得换,对付穿着,实在臭了,扔边上两天,风一吹又能接着穿了。
谢五是贵族公子做派,出门带了两辆马车,全是他的必要用品。
加上万灵带的东西,但是谢家就组成一溜车队。
让李文硕无语的是,一溜车上没有赈灾物品,全是些没用的物件。
再看自家媳妇,就是干净利索,一个箱子装衣服,一箱子被褥,一箱子随身物品,完活。
在后面的车全是府里捐出的衣物,还有好些棉被,棉靴。
陆老夫人跟着婉宁学,带了换洗衣服,被褥,碗碟等要用到的东西。
孩子们被留在了家里,小九儿有余嬷嬷带着,谢家两个儿子,被谢五指使去了总署衙门,算账去了。
阿依娜和周世璋一辆车搞定,人家是游牧民族,行礼随身带,天上还飞着侦查鸟。
周丹伊骑马走在女眷车辆旁边,周番不时回头看一眼妹妹。
他就奇怪,妹妹在关外几年,为何没晒黑呢?
是不是他以后也能去关外,不会晒的像爹一眼呢?
沙河县是京城来燕地的必经之路,李皇后就在沙河县外,不到百里的一座别院里。
李文硕让人先行一步,去问问大姐,想不想与母亲见一面。
到了沙河县,大年,大庆要安排粥棚,李文硕问了一下,感觉这种大型作秀活动,实在有点搞笑了。
最外围粥棚在城外,属于县衙设置,国公府捐钱买来糙粮,煮出来的稀粥,放点盐,只求饿不死人。
城门里的粥棚,是家将们准备,大白馒头疙瘩汤,这是给参军入伍的刺头们,准备的安心饭。
城里还有一处,由县衙检查过,没有疫病,会种地的庄稼汉,带着老婆孩子,能去国公府下人看守的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