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晓冬做生意

县城里人来人往。和林晓冬记忆中已经相差不大了。

她和沈沛当初还在县城盖了房子,是一套带小院的小洋楼。林晓冬还特意从那边路过,这会儿还是一块荒地。

她有些怀念,想着等以后赚钱了,还是得把这地给买下来盖房子。上辈子有的,这辈子都要有。

沈沛如果这辈子不如上辈子那样出息,那她就多努力。

因为对县城的熟悉,林晓冬知道哪里可以摆摊,也知道哪里人会买鸡蛋。

她上辈子和张文军离婚后,就是来县城做的生意。也是刚从这生意做起来的。

这会儿做这生意的人少,竞争比以前还小。最起码现在街上都看不到几个摆摊的。

但是这会儿市场经济已经开始了,允许做这些小生意了。只要粮食不私下里买卖就行了。

这些农副产品还是可以的。

林晓冬直接到了县里唯一的一家机械厂门口,将背篓放在地上。把里面的猪草拿出来垫在地上,再将鸡蛋拿出来摆放了十几个。

绿色的青草把鸡蛋都衬托亮了一些,颜色的差距让人可以很轻松就发现这些鸡蛋。

林晓冬还拿了两鸡蛋去送给了门口保安大爷。

大爷问道,“小姑娘,你咋来这里摆摊啊。”

林晓冬道,“家里养的鸡下了蛋,我爹妈舍不得吃,让我拿来换钱。我寻思着咱机械厂工人福利待遇最好,就来这里试试。”

大爷十分与有荣焉,“那可不,咱这里人都有钱,光是工资都花不完,还有各种补贴。”

林晓冬点头,机械厂确实待遇好,所以哪怕后来很多地方都倒闭了,但是它依然坚挺,后来被人承包的。厂房还修大了。

只是后来待遇肯定是比不上这会的。

八十年代的工人待遇应该是最好的了。

林晓冬和大爷聊了一会儿,也算了解他的情况了。家里有孩子,他在这里工作能拿一份工资,可以贴补孩子们。

林晓冬就和他商量,让他以后多挣一份钱。

她说的这个工作,就是她以后想做“外卖点单”形式。她在大爷这边留下一些供货的单子。然后厂里工人想吃啥了,就和大爷说,让大爷记下来。她每次送货的时候,就来拿下一批订货的单子。

这钱肯定不多的,她倒是可以折算成一些农货和菜给大爷。

这门卫大爷一听觉得挺稀奇的。而且这工作也不没啥啊。人家自己来写个名字。他也不出力气,还能拿东西。那还有啥不同意的。

反正坐在这里也是坐着,能多挣点多好。可以补贴家里人呢。

大爷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个提议。

两人聊着天,就有人过来问价钱。供销社是按斤两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