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婶儿夸赞道。
林晓冬道,“啥本事啊,城里人不都是要吃喝吗?人家还羡慕咱农村自己种菜养鸡呢。这不,有时候我也会带点自家种的菜给她送去。”
五婶道,“那也是的,城里喝口水都要钱。哪里比得上咱农村自在啊。”
这么一对比,五婶心里平衡了,并且带着林晓冬去收鸡蛋。
一次就收了一百个。这对于林晓冬来说都不够的。她觉得一千个都卖的出去。
特别是这冬天,好多人都要吃点好的才能保持体力。
肉类那些有瘦猴他们去收,这鸡蛋得她来收。
于是她让五婶子放话,说认识城里的朋友,谁家想换点工业票,能用鸡蛋给换。家里要是有老母鸡更好。
农村人就是缺少路子,家里有东西也没地方卖,只能卖到粮站去。价钱也卖不了多高。卖了钱没有工业票,也买不了东西。
林晓冬有路子弄票,那就帮大忙了,于是好多人都来找林晓冬打听。
林晓冬也没一口就答应,只用笔记本记下来她们需要哪些东西。
然后去县里帮忙问能不能弄到票,要是能,就回来拿鸡蛋,拿鸡去换。
沈家庄之前哪里有这样有能耐的人啊,一时间,晓冬都成了这沈家庄的香饽饽了。每天都有人通过沈家小院,往她屋里钻。
李玉兰冷眼看着林晓冬和村里人接触起来,而且那么多鸡蛋的往这边送。也听说了她在城里认识工人的事儿。心里的气憋都憋不住。
吃里扒外的东西。有路子不给家里人介绍。
她气不过,站在院子里就骂了起来。
连在屋里吃着花生米的沈木匠都皱眉头了,觉得自己媳妇自从老三媳妇进门之后,这脾气就变了。
以前在家里大声说话都少,现在是三天两头的就吵闹。虽然这吵闹的对象不是他,但是也让人舒服不起来。干脆就不听不看,捏着两团棉花把自己耳朵给塞了。
林晓冬正高兴的做账呢,听着婆婆在外面骂骂咧咧的,就开了门,“妈,你要换啥啊,你拿鸡蛋来,我给你换。你这骂骂咧咧的,除了丢你的人,还有啥好处?”反正赚谁都是赚,赚老沈家的她也能赚。而且还要赚更多。
李玉兰瞪眼道,“你弄点东西来,还找我要钱?你男人是谁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