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一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老年人走了出来。“同志,你等等。”
林晓冬回头看他,一看五六十岁的样子。身形微胖,脸色红润。这年头能长这样也不奇怪,她刚才从窗口看到过,这人是饭店的大师傅。
“咱出去说话。”这人招呼林晓冬出门。
林晓冬不明所以,但是觉得应该没啥坏事,也就跟着出去。
这大师傅一出门就问林晓冬,“你那边能收到啥菜?”
听到这话,林晓冬心里一动,虽然她也说不准能收啥,但是依然道,“要啥都能收到,说实话,我路子特别广。你要是外省的东西,我也能想办法弄到。”她男人这不是马上要跑长途了吗?
听到林晓冬的回答,这大师傅笑了笑,“这也巧了,我也想找地方收点菜,但是价钱不能太贵。不能比供销社贵。”
林晓冬道,“那得看量大不大。要是只为了几斤菜,太便宜了没赚头。”
“我能说这话,当然是量不少了。我有个朋友,在县里开了个小吃店。每天吃饭人多,就想着收一些便宜的材料。”
其实是他儿子。本来是要接他班的,但是现在市场形势变化,他儿子等不及接班了,也不想做临时工,干脆就自己开了个小吃店。
没想到生意还不错,就是材料有些贵。赚的利润就不多。可私人开的小吃店和国营饭店不一样,没供应,啥都要自己去买。他刚在窗口里面听到这女同志说的话,就上心了。
林晓冬一听小吃店,就知道这生意有赚头。“小吃店那是得找便宜材料。要不然肯定不够赚。大师傅你这找人可找对了,我这菜都是自家种的。鸡鸭也是自己家里养的。猪肉少一些,可咱也能想办法弄。”
“这些你都能弄?”
“那可不,咱也是要卖货的。之前我都是在那边厂里给工人送货的。最近看着快过年了,才想着再往外卖的。”
“成,那你跟我去小吃店看看去。你等等我,我去换身衣服。”这大师傅说着就往屋里走。
林晓冬就在外面等着,等了几分钟,人就出来了。已经换了一身蓝色的外套。
两人都有自行车,倒是也方便。
路上闲聊,林晓冬才知道这师父叫朱来宝。平时大家都喊一声朱大师傅。
熟悉了之后,朱大师傅才和林晓冬说了实话。说那小炒店是他儿子开的。之前没往外说,是怕人知道的多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