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气也冷,宋家人和李家人哪怕去城里摆摊,也待不住。太冷了。
菜每天卖的少不说,人也受罪。
着急上火都没用。
关键是宋家和李家天天来县里卖菜,明晃晃的互相成了竞争对手了。
两边也是无师自通的打起了价格战。
不过降价了也没人买,因为实在是已经供大于求了。
滞销了。
天上下着大雪,正发愁呢,突然几个妇女同志就来了,先是找宋家这边问了价格,然后没买,又去李家问价格。
知道李家比宋家便宜,人家也不买,反而去找宋家吵,“你家卖咋比那边贵啊,这不是坑人吗?”
李家一听,立马降价,“咱便宜两分钱成吗?”
“我还准备买大量的呢,我得去比比价。”
人一问价格又走了。
到了李家那边,又说宋家价格低。
李家一听,骂宋家不要脸,也跟着降价。这些人说了,价格合适就包圆了。
判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的大单子啊。
就这么两边拉拉扯扯,互相降价,最后竟然降到了三分钱。
可降了之后,就后悔了,这亏大了。
李家人不乐意卖了。
“不卖,不卖算了,也不是啥必须品,也就是咱买回去做咸菜用的,你这菜都放几天了,都开始蔫儿吧唧了。马上就年三十了,没人要了。烂在地里,喂猪都没人吃。”
李家人听着心里也着急了。开春马上就有新菜出来了。主要是他们这些菜也放不了那么久啊。越放越不值钱。每天大老远的拉来拉去,都赚不到几块钱。
为了不让这些菜全都栽自己手里去。
只能三分钱一斤,大甩卖。
宋家看李家人甩卖了,咬咬牙,问对方要不要一起收,也降价三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