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她的话就是御令

从后勤出手,一直是战争要领,这个办法是有效率,但和谢广这个莽夫的办法一样,都是要强闯进去。

她跟将领们道:“谢家军能打,也打得过黄贼。杀掉黄贼不过是时间问题,但眼下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更多损失,又如何在这场仗上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众人循着本帅的思路,去出谋划策!”

此话一出,不少将领身后的幕僚的双目,隐隐泛起几分亮光。

而谢广的脸色变得不对劲,他质疑道:“大元帅,我们以前打仗都是兵贵神速,百战百胜,那些败寇无不害怕您,而您也说过,兵法上最好的计策就是士气,士气高涨,总会胜利,只要您举起遏世!谢家军几十万人都会您抛头颅洒热血。”

“怎么才歇息二年,您就改变如此之快?”

这次是当众质疑,谢兰芝早就知道,她迟早得面对。她也早就想通了。

因为,她根本不必费时去迎合谢广,去装谢氏上下都爱看见的那个“谢英!”

她就是她,她是谢兰芝。

她的道理很简单。

谢兰芝向所有人宣布一条新指令:“本帅,不管你是谁?地位有多高?”

“即刻起要么习惯我,屈膝奉承我,要么消失!”

“而胆敢忤逆我者,万剐千刀,罪不容诛!”

千刀?!万剐!谢广和谢集等人的右眼顿时跳了跳。

大元帅这是什么何意?明明刚刚还在讨论要事,她怎么突然颁布新令?既然下令,众将领再不敢有越俎代庖之言。

现场变得静悄悄。

而谢兰芝俯视着众人。

她语气铿锵道:“本帅,不要一座死城。”

“本帅,更不收死人。所有人都好好琢磨这句话。”

“沙场不计城池得失,而计敌生之力。存人失地,人地皆有。”

两个将领逐渐紧绷的神色,与上座从容自若的大元帅。形成强烈的对比。

虽说大元帅说“万剐千刀”的语气轻描淡写,但她说话时腰间那把黑色的遏世剑,已经当着人面出鞘。

刃鞘碰撞,慑魂暗光,激射刺眼寒芒。

遏世一出!作为谢氏命主剑,它代表着战祸!

谢兰芝盘膝坐着,一步未动,她将剑刃指向谢广和谢集的鼻子,两人额间渗出大滴冷汗再轻轻一挥,看似毫无力气的挥动却将整张御桌劈断。

桌倒,奏疏散落一地。

她盯着人问:“还有谁,有良计?”

这次,满室的死寂。大元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谁还敢忤逆她。

“有。”谢广。

谢广害怕之余,更怕的还是保不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心里隐隐有个投机的念头催生,那就是他早被大元帅打习惯了,更别说大元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揍他。

他总觉得醒来后的大元帅,对自己的态度好了点。抓住这点他想赌一把。

说不定真能取得出战的机会,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他已经二年没立下战功,底下人觊觎他的位置已久,尤其是谢集,所以他急需立功坐稳将军之位。

这次他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而失败,凭借他过往的战功,根本罪不至死,最多被现在的元帅揍一顿。千刀万剐还不至于。

抱着这种赌徒心态,谢广咬咬牙道:“末将,再次向元帅请命亲伐黄贼。”

谢兰芝扫了其他人一眼,见他们又开始期盼,显然都将谢广作为揣测她的度量。刚刚她拔剑这群人分明是害怕的。

果然,谢广是谢氏集体试探她态度的一把尺。

想到此处。

“谢广,你做的很好。”她突然浮出一丝不明意味的微笑。

谢广立即高兴道:“那大元帅同意我出战?”

“既然你执意请战,总得拿出点…实力证明。”

谢兰芝转头就跟候在身边的文吏道:“去库房准备射靶,越大越好。”

此番话引得不少人疑惑,包括谢广,大元帅好端端怎么突然起了玩心?

也有揣明谢兰芝意思的幕僚,转头就提醒各自的将军不要去触霉头。连谢集的幕僚都小声提醒:“右将军,我等应该见机行事。”

谢集回道:“我,又不是谢广那种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