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洁之所以能和他们相处的好,那都是因为她对他们有应必求,说是接受了这个后妈,实际上只是喜欢她带来的好处而已,现在有了孩子,肯定是无法接受了。
就是不知道这文心洁到底是无意还是有意了。
不过这和他们没关系,当个笑话听一听就行了,楚音音想了想,说起了办宴席的事:“小雅,你打算什么办宴席?”
这次她和宋诗雅考上了大学,于情于理都要办场酒席庆祝一下,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楚音音就打了通电话去了河西村,告诉了她爸妈这个好消息,楚父楚母开心得不行,都说要过来给她好好庆祝一下。
宋诗雅道:“我也不确定,我等会儿回去让我妈去选个日子?”
虽然破四旧之后,把这些都看成是封建迷信,但大家对于“黄道吉日”什么的,还是很看重的,毕竟一辈子家里就只能办这么几场喜事,宁可信其有,也不能太过含糊了。
楚音音想了想道:“要不咱们一起办吧?这样省事也省力,到时候份子钱分开写就是了。”
这边吃酒席都是要随份子的,会有专门的人纪录下来,这都是以后要还回去的人情。
宋诗雅眼前一亮:“好!我觉得可以!”
和楚音音一起办,不仅热闹,还不用来来回回的跑两次,“那我现在就回去跟我妈说一声,到时候让她帮着婶子一起准备。”
“行。”楚音音没推辞,她是办过宴席的,知道那有多累,而且不说宋诗雅了,她是本地人,这么多年下来,家里积累下来的人情肯定不少,就连蒋徽,这些年在工厂,都是吃了不少同事家的酒席的,只要想继续往来的人都会过来参加,这样才是有来有往,情分一直在。
所以这么算下来,人肯定不少,东西还是要多准备一些,多些人手才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