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也太累了,不如改成印吧,速度快,还能避免抄错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驱除碳毒的办法和忌讳,有的时候错一个字,意思可能就变了。”顾念提议。他倒是能理解那个册子受欢迎的原因,跑船途中大多都是枯燥无聊的,估计被那些识些字的人当成话本小说在看了吧。
“好,我让他们找人雕些板子出来印,这样也能轻松点。”
“也可以考虑雕成活字的,之后可以一直用,换内容的话只要重新排版就好。”顾念道。
“活字?”叶九思露出疑惑的神色。
顾念便给他和墨青解释了一下活字印刷术的事情,说到半途,他又想起了利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用印刷机才是最快最省力的做法。
顾念转头看看桌案后的某人,有这位大师级的人物在,还单独弄什么活字啊,不如一步到位,既能加快速度,保证准确度,又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书籍的成本,以后想大面积推广书籍普及基础教育就容易了。
想来想去,应该还是古登堡印刷机最合适,顾念回忆着当初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台古董印刷机,迅速在台案一角勾勒出了草图。
墨青仿佛对图纸有着什么天然的感知能力,一看到顾念动笔,就立刻凑了过去。
有些细节顾念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字模排版、刷墨以及压印功能的实现。现在的墨汁不行,需要稍微改良一下,变成不易晕染的油墨,不过这对顾念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毕竟比印泥简单多了。
听完顾念的讲解,叶九思立刻抚掌道,“妙啊,这样来说的话,我们可以让陆昊再编个关于预防蝗灾的故事,等曲二娘的事情宣传得差不多了,就再印蝗灾的故事。还有师父你一直说的洗手戴口罩预防疫病什么的,都可以让陆昊编在故事里印出来卖!”
顾念:…………
你给陆昊安排这么多‘工作’,他本人知道吗?
作者有话说:
陆昊:人在家中坐,活儿从天上来。
备注:1、田假:《新唐书·选举志上》载:“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太平御览》卷634所引唐代假宁令称:“诸内外官,五月给田假,九月给受(授)衣假,为两番,各十五日。”田假和授衣假,一般都是十五天。
2、古登堡印刷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约三百年后,德国发明家约翰·古登堡发明出的印刷机,将活字的材料改良为金属,改进了油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可移动式金属活字印刷机。
第94章
叶九思带着规划好的编故事的大业兴冲冲地要去‘骚扰’陆昊,顾念看到他腰间晃悠的新锦袋,忍不住拽住他叮嘱了几句,望远镜他自己在国公府玩玩也就算了,在外面的时候还是不要拿出来。尤其不要在镇西军这一派系之外的人面前展示,这东西不比其它吃的玩的,太招摇了恐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师父放心,我碰都不舍得让人碰呢,他们顶多就知道个名字。”叶九思点了点头,抓了两颗荔枝跑了。
墨青也找来金字号和木字号的匠头,紧锣密鼓地研究起印刷机的事情。
唯有顾念翘着那只伤脚,无所事事地抱着半篮子荔枝吃了起来。有一些靠谱给力的队友简直太好了,莫名让他有种坐享其成的错觉。
说起来,唯一让他疑惑的就是墨青的千步神弩和回回炮到底是在研究阶段还是在制作实验阶段。
他们两人这些日子讨论的重点话题就是千步神弩和回回炮,尤其是千步神弩,墨青问出的很多问题都让他觉得应该是制作中遇到的障碍。
但是,在墨家住了这么多天,他完全没有见过任何疑似千步神弩的东西。按照道理,以千步神弩的那个尺寸,他进出木字号那边的院子时不可能看不到。
虽说墨青之前的态度就是这类的东西要严格保密,但这保密工作未免做得也太好了吧?
难道是先在做模型?顾念歪着脑袋看了看对面架子上的那些木头模型,这些大型物件毕竟不像滑板车望远镜之类的东西,占地大用材费,不但惹眼,而且一旦做错,损耗太大,稳妥点的话的确需要先打几个小的模型进行各种实验,既低调又方便调整。
如果墨青真的做出来了,他至少也会是除了工匠们之外第一批见到的实物的人吧?顾念默默的想着。
吧嗒,他手上剥到一半的荔枝飞落到地上,咕噜噜滚到椅脚。为避免踩得一脚黏糊糊的,顾念只得翘着伤脚艰难地弯腰去捡,指尖碰触到椅脚那颗荔枝的时候,他蓦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不会吧?应该不是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