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

山水间 易临安 856 字 11个月前

宋子房一见人来了,便与她开门见山的说道:“君上要召见你。”

谢棠连手上沾到的墨迹都还没有擦干净,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

君上怎么会突然召见一个寂寂无名的生徒?自己这一趟又会遭遇什么?换过一身干净袍子的谢棠,紧跟在宋子房的身后,心中忐忐忑忑。

她几次想询问掌院君上召见她的原因,但碍于宋子房一路上都绷着脸一言不发,她也不好随随便便开口。

图画院离禁内并不远,大概花了一炷香的功夫,宋子房便带着谢棠来到了君上所在的北宫前。由内侍先行通报,而留他们两个站在门口等候。

不久之后,刚才去通报的内侍就回来了,恭敬的请他们两人入内。

谢棠刚踏入宫殿内的第一步,便闻到了浓厚的茶香,又转过一道白玉屏风,一个身材略显臃肿,穿着大红袍的男子就映入了她的眼帘。

他高坐在御桌后,面前摆放着各种茶具,正在忙于调茶,同时另有一名内侍在一旁用碾子帮他将茶叶碾成碎末。

谢棠刚才所闻到的茶香,正是从桌面上小炉子上的茶壶里飘出来的。

她不由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他们的君上五花八门的技艺样样精通,唯独不知怎么当君上。”用来形容眼前这位君上的不务正业。

今日见到这幅光景,她才知道所言非虚。当然,这些想法,她只敢在心里浮动,而不敢显露丝毫在面上。

周怀见到他们来了,暂停下手头上的活计,抬起头来,先打量了一眼谢棠,又转向宋子房,对他说道:“你先下去吧,朕和这位小谢画师聊聊。”

小谢画师?谢棠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称呼自己。

等宋子房离开之后,宫殿内就只剩下她单独一人面对君上了,谢棠本就紧张的心情越发局促了起来。

周怀继续用茶筅打发着茶杯中的茶沫,像是信口闲聊一般说道:“朕颇为欣赏你画技考试中的那幅画,听说你今年才满十五?”

他的随和让谢棠也稍稍放下了一些紧张,垂着头应道:“是。”

周怀赞叹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当年你们掌院入学的时候也都双九了,你远比他更加出色。”

谢棠刚谦辞,就又听他说道:“但你们的掌院毕竟是为师长,浸淫画艺近二十年,经验深厚,你也不能小看他。”

“跟着他好好学,勿骄勿躁,勤学苦练,将来你的造诣定能一枝独秀,无人可比。”他的敦敦教导让谢棠恍惚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教授,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君王,连连应是。

周怀十分看好眼前的年轻人,所以才有了这席话。将谢棠敲打了一番之后,他又看了谢棠腰上挂的玉佩一眼,徐徐引回了正题,问道:“朕还听说你是蔡少保的义子?”

他口中的蔡少保,就是那个曾经受宠一时、权倾朝野的宰相蔡辩。如今他却早已不是宰相了,因为朝堂纷争,他被言官接连弹劾,所以被周怀贬谪去了临安任太子少保。

谢棠也是前几日孟钊带着御医上门帮她奶奶诊治的时候,才知道他送给自己的玉佩上的蔡字,竟然代表着前宰相蔡辩。

周怀手里的茶沫打好了,命内侍拿下去冲水,并撤去了自己面前的各种茶具,漫不经心的问道“几时认下的?”

自谢棠走进来时,他就注意到了他腰上系的这块玉佩。蔡辩伴君这些年来,他随手赐给对方的东西,没有千件也有百件了,但这块玉佩还是当时他在禹王府的时候赐给他的,所以周怀一眼就认了出来。

看来蔡辩的确非常欣赏这个义子,否则常人不可能得到他赠予这么重要的东西。

“前年小臣祖母因病卧床,小臣家徒四壁,囊中羞涩,一时间拿不出药钱来,只能被迫拿着自己的拙作上街贩卖。彼时义父还在京中,小臣偶遇了他的轿子。义父为人和善,毫无架子,看了小臣的拙作后,颇为欣赏,不仅买下了小臣的拙作,令小臣有钱为祖母买药,还说小臣有些天赋,若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参加翰林图画院的画技考试。”谢棠按孟钊教她的言辞,原原本本说道。

孟钊怕她在君上的面前露出马脚来,所以并没有编出太复杂的故事,只是将谢棠偶遇他的事,略加改动时间,将买画主角变成了蔡辩罢了。如此一来,就算君上有心去调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看来你还是个孝子?”周怀听到谢棠为祖母卖画买药的故事,神色略有松动。

“小臣不敢当。”谢棠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义父还说君上是当世鉴画第一人,定会爱惜人才,让小臣大胆去试……”

周怀未置可否,谢棠也不敢将意图显露的太明显,又将话题扯回了原本的经历上道:“今年小臣通过了画院的考试后,念念不忘义父的这段知遇之恩,欲图报答。一打听,才知道义父已经去了临安……”若要细说,蔡辩其实是被贬去的,但谢棠并不知道这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