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山水间 易临安 838 字 11个月前

幸好还有帷幕的遮掩,才不至于让谢棠与她们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但这也造成了另一种尴尬的境地。

眼下只有她和曹闲月两个人共坐在肩舆上,抬头不见低头。曹闲月仍执着团扇遮面,一言不发的坐着,不知在想什么,游街的过程漫长且无趣,谢棠坐在她的身边,如坐针毡,总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好缓解着尴尬的气氛。

然而曹闲月似乎没有什么与她交谈的欲望,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从辞别父母起,到坐上肩舆离开,曹闲月虽然被团扇遮住了视野,但自始至终都能感觉到有目光在跟随着自己。

她忽然就明白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要拿团扇遮脸或披红盖头了。应该是怕女子睹见父母送嫁时难过的神情会更加不舍得离开。

脑海里不停的浮现她离开前父母的一言一行,曹闲月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私自占据他们女儿的身份,享受着他们对女儿的千般疼爱,却从来没有真正为他们做过什么事,心上似乎垒上了一层重重的负担。

再看一眼窗外,眼见着事情渐渐往她如意的方向发展,曹闲月却丝毫没有一点点自由的感觉,只觉得自己好像又暂缓过一口气来,勉强能继续苟活下去。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她至少不需要嫁入宫中,给那个遗臭万年的狗皇帝当妃子。

谢棠暗中鼓了几次气,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有勇气打扰曹闲月的思绪。

当两人兀自陷入各自思绪的拉扯中时,丝毫不觉得时间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所坐的肩舆猛地停了下来,没坐稳的谢棠受惯性使然,身体猝不及防的往前扑去,眼见就要踉跄摔到地面上,一只手极快的从背后抓住了谢棠的手腕,将她拉扯了回来。

谢棠狼狈的扶正了自己歪掉的帽子,刚道了一声谢谢,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方,一愣神后抬起头来,正对上一双澄澈的眼睛。

曹闲月有一双极好看的眼睛,瞳孔深邃,眼角微微上翘,凝眸时似深海一般幽静,流动时又似秋水溯洄,本该多情的眉眼,却总是冰冰冷冷看着旁人,波澜不惊……

作者有话要说:

谢棠:“我陷进去了。”(沈腾语气)

第56章 却扇

谢棠深陷在这样的目光中,一时忘神,就连心跳都漏跳了一拍。

媒婆掀开肩舆的前帘,撞见这一幕,夸张的甩着帕子尖叫道:“呀,新郎新娘这就迫不及待的卿卿我我了?”

她不说话还好,一说话便直接将白的描成黑的,看不见肩舆内景象的旁人都以为曹闲月和谢棠在肩舆内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齐齐露出微妙的笑容。特别是谢棠那一群同窗,听了媒婆的话,争先恐后往肩舆内探头,想看看新郎新娘到底在做什么。

“要不是我说啊,新郎官你也太猴急了一点,就差一步路了,还不能忍忍吗?”媒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继续煽风点火。

此话一出,肩舆外哄堂大笑,笑声差点把肩舆的顶棚震塌下来。当事人之一的谢棠,脸颊爆红如煮熟的虾米,有一刻恨不得能将媒婆胡说八道的嘴堵住。

扭头一想,她们明明什么都没有做,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怎么会怕被人看见?于是谢棠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勇气,反握住曹闲月欲松开的手,将她牵出了肩舆。

曹闲月眼眸低垂,看着两人相牵的手,眸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以她现代人的思维,自然不会觉得女女或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牵手有何不可,只是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时而胆小如鼠,时而又大胆包天。

当谢棠和曹闲月并肩站在日光下时,两人的红袍绿衣交叠在一块,令在场的众人无一不同时赞叹一声“果真金童玉女也”,倒忘了方才那一段小插曲。

谢棠挺着胸,昂首阔步的牵着以扇遮面的曹闲月往曹宅里走,只想证明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在上面境遇下,她们都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永远不会惧怕站在阳光底下任别人打量。

直到两人走到曹宅门口,两方的媒婆各拿出一段?缎来,合在一块,绾成同心结,由谢棠和曹闲月各执一头,谢棠和曹闲月这才松开了相牵的手。

有一礼客手里捧着一面铜镜倒着走在她们的前面,引导着她们跨过摆放在曹宅门口的马鞍、茅草和秤,然后两人便入了青帐,暂坐片刻,各敬对方一杯酒。

等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后,两人终于来到了大堂中,曹闲月的父母、哥哥以及谢棠的奶奶早就坐在了堂上翘首以盼。

曹闲月在转身的功夫里,视线不经意的往身周扫了一圈,只见她的父母高坐于堂上,顾氏的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她的父亲曹徽也显得十分高兴。不过是出去转悠了一圈,他们的心态就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是很明白其中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