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山水间 易临安 807 字 11个月前

什么竹夫人,枕头,香炉……女子闺房内的物件一一被推出来应答,甚至连肚兜都出现了,直把那些脸皮薄的大臣闹了个大红脸。

谢棠放下了笔,一幅元宵喜乐图在她笔下草草完成。她拿起画,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然后便迫不及待的将它展示给曹闲月看:“如何?”

曹闲月不懂画,但也看得出来这幅画画得极好,只称两个字:“妙极。”

谢棠得了赞扬,眉飞色舞了起来,有心将这幅两人共同经历的画私藏起来,但只可惜这是要呈给君上的画,她不仅不能藏,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印上去,就得把它交给身边的内侍,由他进献给君上一阅。

内侍拿走谢棠的画后,谢棠也携着曹闲月回到了周怀的御驾前,听闻了方才发生的事,谢棠看过那个为难住君上和百官的灯谜后,习惯的看向曹闲月,问道:“幼卿能猜到这个谜题的谜底吗?”

曹闲月瞥了那谜题一眼道:“这不是就是顶针?”

一说到顶针,谢棠恍然大悟:“我瞧齐青用过,那不就是缝补衣物时,套在手指上,如戒指一般的东西。上面有诸多小孔,缝针时用来顶住针尾,既能避免弄伤手指,又好用力。”

“就是那个。”曹闲月想了想,这种东西也就只有缝补衣物的人能用到,难怪这群君君臣臣猜不出来。

周怀看完了谢棠献上来的画,又将画递给北狄使臣览阅。

北狄使臣一看到画,眼睛便是亮了起来,发出今晚第一声真心诚意的赞叹:“这画乃是天人所绘得吧,否则怎能如此栩栩动人?”

周怀哈哈大笑,得意说道:“使者高谈了,绘者谈不上什么天人,她正是使者方才见过的那位画正。”

“哦?”北狄使臣骤然起了兴致,道:“能否得君上首肯,引臣再见见那位画正?”

周怀无有不允,当即宣谢棠上前来觐见自己。

北狄使臣见到谢棠后,认真用目光打量了她好几眼,好似要将她的容貌记在心里一般,说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没想到这位画正不仅长得相貌周正,笔下竟还有如此绝妙的功力,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谢棠谦逊说道:“使臣过誉了,某画技平平,一无是处,君上特命才不得不在使臣面前展露小计。普天之下,要论画好,还当数我们君上,某尚是君上一个不入流的弟子罢了。”周怀听完这话,不自觉翘起了嘴角。

“画正过分谦虚了。”北狄使臣道:“若我北狄也能有一位像谢画正这样的画师,那定是上天恩典,天降圣人。我大王也会礼贤下士,将其视为明珠……”

作者有话要说:

第87章 宴散

“使臣谬赞。”不知道是不是谢棠多想了,总觉得北狄使臣这番话弦有余音?她用余光瞧了君上一眼,见他面不改色,仍是笑眯眯的模样,以为是自己多心了,便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应付完使臣这头,谢棠扭头看见君上摸着胡子,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甚是了解君上性格的她,不难猜测到君上一定还困恼在方才的那个灯谜中。

今晚若是没有人能答上这道题,丢得不只是君上的脸,还有大肃的脸面。无论是出于对君上的尊重,还是对大肃的爱护,谢棠都觉得自己不能藏私,于是她主动提道:“长延听说君上欲与天下百姓同乐,以一道灯谜悬赏。凡是能答出谜底者,不拘身份地位,皆有重赏,可为真否?”

“天子之言,岂可有假?”周怀瞧了她一眼道。

谢棠毛遂自荐道:“即是如此,长延也想试试看。”

“那你便猜猜看吧。”周怀不以为然招手,令内侍将那一盏写有灯谜的灯笼拿到谢棠的面前去。

谢棠只是略一瞧,就答道:“若长延猜得不错,这道灯谜的谜底应是‘顶针’。”

当即旁边大臣就有人发出疑惑了:“‘顶针’?莫非是文章修饰中的‘顶真’?可这道灯谜显然描述的是物啊。”

纵然有人疑惑,梁世成听到这个答案却是在心上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喜上眉梢向谢棠贺道:“恭喜谢画正,谢画正猜得不差,这道灯谜的谜底正是顶针。”

不等周怀发问,梁世成便用不大不小,正好周围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解释道:“君上有所不知,这谜底中的顶针,并非是文章中的‘顶真’联句,而是民间寻常百姓家所用的一种纺织小件,形为扳指模样,上有小孔,可在缝制衣物时,协助穿针引线之用。”

怕跌君上的颜面,他还不忘为君上开脱道:“君上贵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不沾庶务,不知世上还有此物,不足为奇。”

“原来如此。”周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