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山水间 易临安 837 字 11个月前

她的话从侧面证实了坊间流传的那些流言蜚语都是真的,谢棠一愣,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幸好原秋娘在这个话题上没有过多停留,话锋一转,又提起了另一个话题:“我听说谢画正画技超凡,善绘山水和人物,所以才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便从一介生徒升至画正。”

原秋娘的神情变得郑重了起来:“秋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要拜托谢画正,不知谢画正肯不肯答应?”

“大姐但说无妨,某洗耳恭听。”

“秋娘想请谢画正为秋娘绘制一幅小像,谢画正能否看在你我二人相识一场的缘分上,答应秋娘的请求?若是谢画正答应了这件事,秋娘必有重谢。”

“这有什么不可?”谢棠哑然失笑,她瞧见对方语气严肃,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竟只是画一幅小像。

“真的?”原秋娘难以置信道。

“这点小事,何须重谢,某自愿为大姐效劳。”得到谢棠的再次肯定后,原本自信满满的原秋娘,忽然变得忐忑了起来。

犹豫了良久,她方才扯下脸面问道:“谢画正,难道不觉得为了我这样的贱籍女子画像,会玷污画正的画笔吗?”

“此话怎讲?”谢棠不解。

原秋娘似乎想起了不好的回忆,嗤笑一声道:“实不相瞒谢画正,其实秋娘也认识不少画师。他们有的是专门慕我名声而来,有的也似外头那些宾客一般,是上这酒楼寻欢作乐来的,偶然与我相识。他们爱我颜色,贪我身体,将珠宝锦缎成箱成箱送到我面前,只盼我能收下,得以容许他们见我一面。他们嘴上说着风骨,身体却一见到我就发软……”

“但凡我开口所提的要求,他们无有不应,除了一件事以外……”

“什么事?”谢棠问道。

“那便是为我,为一个卑贱的青楼女子画像。”原秋娘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窗边,纤手推开窗扇,郎朗月光撒照在流过楼下的云河上,远处灯火喧嚣,原秋娘在脑中想象着那里会是怎样的光景,可越想越觉得自己仿佛被困在这楼里,遭世人遗弃一般。

锦衣玉食有何珍贵?宾客争相竞捧,名列花魁,又有什么可得意?人走茶凉,烟冷香残,到头来这楼里还不是只剩下她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女子。若她有选择的机会,宁愿自己做寻常人家的女儿,父母尚在,清粥小菜,如此一生,何其快乐。

原秋娘扯起嘴角,嘲讽一笑道:“他们嘴上甜言蜜语说得好听,却打心眼里嫌我们这种人肮脏,所以连为我这样的人绘一幅小像也觉得会玷污他们的画笔。”

“我遇见的那些画师,无一不是如此。谢画正若是也介意,那请不要轻易答应下这件事,否则便是嘲弄秋娘。”她扭回头,目光直视着谢棠。在饱经世故,见怪不怪的美丽皮囊下藏着一幅不为人知的傲骨。

自原秋娘谈起自己的过往时,谢棠就已倾耳认真细听。

她虽然不了解原秋娘到底是怎样的身世,但也知道身处烟花之地的不易,对面前人肃然起敬道:“某尽管不识大姐口中的那些画师是何人,但对于他们的偏见却实难苟同。在谢棠眼中,世人皆为平等,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孙贵胄,落在纸面,不都是同样的人,哪有什么三六九等,贫贱富贵?”

“大姐开口,别枉说一幅,就算是十幅百幅,谢某也答应。”

“谢画正品性高洁,令秋娘敬佩。”原秋娘郑重端起酒杯,敬谢棠道:“秋娘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只能敬谢画正一杯了。”

这酒谢棠没法推辞,只能迎合的端起酒杯小抿一口,随口问道:“却不知大姐对自己的小像有什么要求吗?尽可一并说出来,谢棠虽不才,但一定会倾力为之。”

原秋娘摇了摇头,道:“没有要求,只希望谢画正能帮秋娘留下此时最真实的面貌。”

“?”谢棠萌生困惑。

“谢画正也知道韶光易逝,容颜易老,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最好看的样子也就这几年了。假如能将此时的容貌留存下来,即便到了老年之后,打开画卷还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岂不妙哉?”原秋娘为她解释道。

在谢棠看不见的地方,原秋娘知道那儿已长出了几根白发,还有每日清晨揽镜自照,她都觉得今日的自己老过昨日的自己,所以她急切的想留下现在的样子,冒昧向谢棠提出请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某明白了。回去之后,某一定会尽力帮大姐完成这个愿望。”谢棠隐约间又触及到了绘画的另一层意义------------‘留存’。

将那些一闪而过的、易逝的、短暂的东西,都留存在纸面上,让它变成永恒。千百年后那些后人们再次打开她留下的那些画卷,会不会也能体验到她作画时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