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典型的少年成名,按理说这样一个人,该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若换做别人肯定这样,可落在宋安身上偏偏除外,不知道为什么,她从小性格内向,记事起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做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人,这样就不用逢年过节被捞出来表演节目。
年年不想表演,年年都被点名拎出来。
宋安小朋友看着别的小孩活灵活现的耍宝,心里直叹气,她演什么好呢?问题是自己什么都不会啊?
每到这时候,宋安就会转头看宋垚,宋垚心领神会,搬出纸笔,替自家女儿打圆场——
“我们安安给奶奶表演画画好不好?”
宋安投去感激的目光,点头:这个好。
这法子的确好,从此之后只要有人让她表演节目,不管家里还是学校,她都用这招,画画都简单,不用说话,不用跳舞,只需要一支笔跟一张纸,有的时候,可能不用笔,一把刷子,一块沾水的布子也能搞定。
最主要的一点:费时。
其实也不是不能画快,只是每次她都会磨,根据活动进程快慢,来取决画笔的速度,等宋安画完,活动差不多也结束,她把画一交,立马就能说再见,完了老师还表扬,夸她多才多艺,宋安什么都不说,乖乖领夸。
就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班级晚会。
直到步入高一时光,宋安代表京北附中参加油画大赛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班主任就此事专门开了个表扬大会。
自此,宋安装鸵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很多年后,她再想起这事,如果能重来,估计自己不会去参加那个什么油画比赛。
性格内向的人,情感也是内向的,宋安对于青春期懵懂的暧昧丝毫没有察觉,抽屉里的情书都成堆了,她也没有拆开看过一封,既然看都没看,又怎么会有回复,时间一长,情书自然少了,大概觉得不好追。
青春期的坚定很短,多半没有回应,便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