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研今天能出现,本就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再加上李研身边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女婢,今日他身侧却跟着一个宋楚灵,自然会叫人好奇。

皇后在一进来便与李研颔首示意过,也叫了一个身边的嬷嬷过来询问李研近来的状况,那嬷嬷与李研说话时,便时不时拿眼睛去扫宋楚灵。

李研不喜与人交流,所以头一出戏时,除了皇后身边的嬷嬷来过一趟,便一直无人再往这边寻来。

直到第一出戏唱罢,第二出戏还在布场时,李砌与李碣才一起寻了过来,这二人在与李研言谈时,显得十分恭敬,尤其是李砌,一开始对李研直接是称呼王爷的,最后还是李研温笑着让他不必拘礼,他才拱手称他大哥。

至于李碣,却是被宋楚灵看出了些许异样。

在李砌和李研说话的时候,他表面在一旁听着应和,实际眸光却是先将李研面前的桌台扫了一个来回,在望见那盘新鲜的樱桃时,他眉心下意识便蹙了起来,可随即又立即舒展,装作无事一样,继续笑着与两人说话。

宋楚灵在看见这一幕后,便又朝不远处李碣方才座的位置看去,果然,他的桌台上看似茶点水果摆放的琳琅满目,却并没有出现樱桃。

应当是说,整个畅音阁的桌台上,只有皇后与晋王面前有樱桃。

第二出戏快要开始时,李砌便与李碣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戏唱至一半时,门廊的地方传来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原是娴贵妃到了。

宋楚灵在尚未入宫时,便听师父曾与她说过,娴贵妃是皇后的妹妹,为宁家庶出的女儿,小皇后两岁,宁家当年全力支持身为太子的秦王,在嫡女入秦王府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将庶女也送了进去。

宁家是上京百年的名门望族,家风甚是严谨,两姐妹同在府邸,从未闹过矛盾,在当今皇上登基之后,两人一个稳坐后位,一个荣升贵妃,将六宫之事把持得极为得当。

当然,那个时候宸妃尚未出现。

惠音是在太后离世那年,也就是大魏十一年的时候,离开的皇宫,而荣林欣则是在十七那年入宫的,所以师父未曾见过姐姐,却是与皇后和娴贵妃相熟。

师父曾说,早年的皇后是带了几分大家嫡女做派的,端庄稳重之余,也是有她强劲的手段在,可自从诞下李研之后,她整个人都如同变了一般,许是因为李研身子太弱的缘故,她开始吃斋念佛,那股曾经的锋芒渐渐退去。

而娴贵妃这个人,便有趣许多,她姿容不及皇后,又是庶出的身份,一直以来都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对人总是笑眯眯的,从未见过和谁红过脸,便是下人做错事了,她也只是按照规矩扣些份例,不会过于苛责。

师父当时说到此处,便不由笑了起来,若这二人当真一点手段都没有,怎么会坐在那个位置上,且一坐便是数十载,无人可撼动。

宋楚灵随着众人的目光,望向门廊处那道身影,比起皇后明黄色的凤袍,娴贵妃一身黛蓝色银线暗纹长裙,便显得低调又沉稳。

娴贵妃来到皇后面前,朝她俯身道:“皇后娘娘万福金安,臣妾晨起时身子有些许不适,到方才才好些,所以来晚了。”

皇后朝她抬手道:“无妨的,既是身子不适,那快坐下歇息吧……”

宋楚灵这个角度看不到娴贵妃的唇形,却是能看到皇后的,通过皇后的回话,她也猜得出娴贵妃大概是说了什么。

皇后表面上是没有怪责娴贵妃,且还关切了两句,可当娴贵妃与她说完话,往座位上走去时,皇后脸上的笑容便显得有几分僵硬,甚至还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个反应不在常理中,宋楚灵疑惑地蹙了下眉头,紧接着又去细看落座后的娴贵妃。

她有着和李砌极为相似的一双眉眼,略微一笑,便弯成了两道月牙。她五官生得并不算美,在一众妃嫔中,甚至连精致都算不上,且她肤色偏暗,又好似不注重保养,皱纹比皇后还要明显,再加上她身材高大,也不知是不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整个人也较为富态。

若不是身上这套贵妃的行头,说她是哪户寻常人家的妇人,都毫不违和。

娴贵妃落座之后,视线寻了一圈,终是寻到了李研的位置,她含笑着朝这边招了下手,李研兴致不高,一直垂眸饮茶,并没有看到她的示意,一旁的刘贵看见了,忙上前提醒了一句,李研这才搁下茶盏,朝娴贵妃微微颔首,做了一个“姨母安好”的唇形。

娴贵妃也朝他点了点头,很快,一位年长的嬷嬷来到了李研身旁,将娴贵妃亲手绣的香囊送了过来,眼看天气渐暖,蛇虫鼠蚁渐渐多了起来,娴贵妃平日闲来无事,便喜欢做些绣活打发时间,她总共绣了七个,不光是李研有,其他那三位皇子,两位公主皆有,连荣亲王的女儿嘉悦郡主,她也送了一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