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方才那一番回答的思维,是做策论的思路。

宁颂摇摇头。

周秀才“唔”了一声,将剩下半块桂花糕吃下去,没有说话。

“吃饭吧。”过了一会儿,周秀才说。

接下来的半顿饭吃得安安静静。

宁颂在内心里复盘自己的回答有何纰漏之处,考虑若是周秀才不应,自己该怎么办。

张扉嘛,则是一边为宁颂担忧,一边因为听了肚子的“之乎者也”而头痛。

至于周秀才,则是心事重重,吃这饭,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顿饭吃完,宁颂紧张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

周秀才却和回过神了一样,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写字不行?”

“?”

宁颂摸不着头脑。

“若不是字迹难看,以你的水平,怎么可能过不了童试?”

第21章

“以你的水平,怎么考不过童试?”

对于周秀才来说,这显然是一句极为难得的夸奖了。

可事实也是如此,童试只不过是基础考试,考试内容也不过是经义和策论。

对于蒙童来说,县试与府试两道考试都是地方主政官自己出题,就算为了政绩,也不会过于为难人。

可宁颂为什么没有过?

这是一个好问题。

宁颂忍不住蹙眉,在记忆中翻找相关的内容。

很快,他发现了一些端倪原身十五岁,满打满算只参加过两次县试。

一次是发热下不了床,第二次是拉肚子上吐下泻。

第一次原身实在去不了,报了弃考。第二回倒是去了,奈何身体状态确实影响了考试结果。

两回都在关键时刻生病,当然可以怀疑原主是心理素质差,时运不济。

可这回回出岔子,当真只是运气不好么?

宁颂回过神,将怀疑按在了心底。

“明年就有一回岁考。”就在宁颂回忆往事时,周秀才换了一个话题。

县试、府试统称为童生试,与院试一起称为科考,按照惯例,每三年会有一次。

与此同时,他们这些已经考中的秀才们亦有考核,放在院试之前,由学政一起主持。

明年五月,便是考试的时间。

“你要是错过,就又得等三年。”

三年又三年,人有几个三年能够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