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炮灰他只想读书 春江阔 1560 字 10个月前

行完了礼,贡士们走进了大殿。

殿内的面积出乎意料的宽敞,早已经摆放好了考试所用的案桌, 贡士们按照顺序一一坐好,而后是主考官梁巡抚宣读圣旨。

殿试与之前的乡试、会试不同, 因为答题地点特殊,因此答题的时间只有今日一日。

到了傍晚,哪怕考生没有答完,也会被强制收卷。

考试时间短,也意味着考试内容的单一在殿试中,再没有四书五经的经义,也没有诰、表、召的公文写作,留下的只有策论一种题目。

连续几届中,策论题目数量也没有限制,多的有三道,少的只有一道,偶尔就算答完了题,也不乏皇上当场加试的情况。

说起来,这一场唯一的考官就是皇上。

而大家都不确定这位新帝会怎么样出题。

还好,由于考试时间紧张,各位考官没有让考生们多待,不一会儿,考卷就发在了手上。

宁颂低下了头,愣住了。

今日的策论只有一道题,题目也只有寥寥几句话,问的是“评价泰启朝政治得失”。

泰启,是先帝的年号。

不久之前,先帝入柩,朝廷轰轰烈烈地吵完,最终礼部确定了给先帝的谥号,定为“怀”。

“怀”是平谥,描述君主性格仁慈,潜台词是缺乏能力。

这是朝堂中各方面势力博弈的结果。

宁颂以为,在商量出谥号之后,对于先帝的评价就已经盖棺定论,可没想到,在殿试上,新帝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真是出乎意料。

压抑着惊讶的心情,宁颂没有忘记此刻自己的任务,垂下头来,仔细思考出题的目的。

虽然与明正帝的接触不多,但绝对也不少。在过去的经历中,宁颂大概能够描述出明正帝的画像。

低调、沉稳、务实。

由于政|变过程宁颂只是旁观,根本算不上深度参与,但也知晓作为最终胜利者的临王在其中布置了多少,筹谋了多少。

这样一位智谋、能力都不缺的帝王,他又想从年轻的读书人这里得到什么答案呢?

在宁颂沉思的时候,左右已经开始有人答题。

他们与宁颂不同,越是对考官本身不了解,越是敢大胆去按照自己的心意写就此篇策论。

不要因为想得太多而无法动笔。

宁颂暗暗告诫自己。

当然,不去揣摩题目的意思,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思考片刻,宁颂下定了决心。

泰启朝得失,与泰启帝的得失区分开来写。

只写前者,不提后者。

先帝再如何,也是皇家之事,轮不到他置喙。但先帝在位期间存在着什么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大可以从此入手。

确定好答题方向,宁颂接下来的题目瞬间就好答了。

他与其他贡士不同,天然具备着优势这种优势不在于他早早在皇帝面前挂了号,而是在于他所处的环境。

平日里,与他交往的、讨论问题的,无不是官场内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