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想着那条漆黑油亮的鞭子,杨嫣屈辱地动起筷子,含泪干了一碗饭:因为吃的时候思想活动过于丰富,一不留神吃撑了。

吃完饭之后,杨嫣在外面散着步消食。

虽然冉韬好像没有限制她的活动范围,但是经过前面吃饭的事,杨嫣也不敢到处瞎跑,就在院子附近走了走。

走了一会儿,她忍不住转头问旁边的小兵,“我听闻赵公手下有位澹台将军,你知道吗?”

朱冒:“杨娘子问的可是澹台子义将军?”

杨嫣点点头。

这个姓氏很少见,也没有第二人了。

朱冒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飞快地打量了一眼杨嫣的表情,小心问:“杨娘子可是和澹台将军有旧?还是有什么亲戚在?”

杨嫣摇头:“不,只是听闻了一些澹台将军的传言,一时有些好奇。”

她是来时路上听潘德岳说的这位将军的事迹,对方早些年和冉韬很不对付,借着自身资历对冉韬多有打压。等到后来赵雍既死,冉韬上位,冉韬非但没有伺机报复,反倒却对这位澹台将军礼遇有加、厚礼封赏。

虽然潘德岳说这些是为了突出他家将军如何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的,但是杨嫣现在急需澹台将军的待遇对标一下她自己。冉韬对军中对头都这么宽容大度,没道理跟她一个小姑娘过不去吧?

朱冒不知道杨嫣这一系列复杂的想法,他因为这个“只是好奇”的说法松了口气,这才解释道:“杨娘子有所不知,早些年和冀州的那场长原坡之战,澹台将军因冒进,令大军深陷重围。那一战军中损失惨重、连主上也身受重伤。战后澹台将军一时想不开,引咎自缢了。”

杨嫣下意识在脑子里接了一个“引咎辞职”,等到朱冒说完才觉得不对……引咎自缢?那个人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