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但却是很符合普罗大众的想法,这反而是世俗眼中,再贤良不过的。

“既如此,本宫也尊重你的想法。也祝你寻得良人。你且放心,你的婚事,若无本宫懿旨,任何人不得干预强迫,你且慢慢挑吧。”

元岫叫人收了棋盘,汪玉瑶也十分懂分寸的躬身要走。

元岫又赏赐了些东西,待汪玉瑶谢恩转身,又添了一句:“既然重活一世,就总要比其他人懂得多一些。你何不用对未来的了解有一些作为,就算是为你今后名声体面做铺垫了。有本宫在,只要不做出格事,你尽可去做。”

汪玉瑶回去的一路上都在反复品味这话的意思。

正月十九,果然那包恩伯大婚三日当天,西北边关被入侵,守边将士招架不住,正好在这日消息传入京城。

包恩伯也如汪玉瑶前世一般进京自荐离京守卫边关。

且不说包恩伯处世叫朱慎尧瞧不上,就算没有这些,若非无人可用,朱慎尧也不会叫人连续屡立战功。大夏又不是无将可点。

当堂点了近几年守在京城的大将,连带着元岫表哥赵竭为副将一同挂帅,次日出征。

元岫仍有担忧,与朱慎尧说了次日送行将士,有话与赵竭说。

若是过去,朱慎尧定会想了一堆有的没的,然后几经辗转彻夜难眠。

可自从当日元岫简单解释了句,再提起赵竭,夫妻俩反倒有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