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对,自然也有皇帝亲近一党拥护。每每有人反对,便要引经据典的辩论一番。
后宫不得干政虽然自古有之,可女子参与朝政从来不少。一一数过去也足够一本书了。
先人可以,当今如何不成?只要有大贤大能,是男是女又何曾重要?
古时不是没有王后大贤,越过皇帝筹谋天下,就都是妖后不成?
如此每日朝堂,不论商讨何时,总要因为元岫讨论一二。
听得习惯了倒也平常。元太师对此从不发言,朝堂之外哪怕古交亲朋也闭口不谈。也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到时朝堂之上偶有交流。祖孙二人相视一笑,只当共事。
原本声音越来越小,还没等元岫放松,一本叫《女子之德》的书,便再京中流传开来。
书如其名,内容上结合了女则女训之精髓,还添了好些所谓的“案例”。喂得不外呼规训女子三从四德,方能成为人人称赞的好女子。
元岫宫外眼线甚多,当然第一时间就拿到了一本“大作”。看了两个其中故事,倒没生气,只觉得好笑。
写的什么一女子新嫁死了丈夫,为了照顾婆家族人,跪求游手好闲的小叔稳坐家主之位。她劳心劳力操持所有,让生意红红火火成就一方首富,而她完全隐身于幕后,孝顺婆母的同时,还不留余地的培养小叔。最终感化了小叔,终于学着做生意有了出席接过产业。更是亲自为嫂嫂打了一副贞节牌坊,对她孝顺有家。
再有,一个女子于男子定亲婚期奖金。却因路遇流氓挑事,不小心露出了一节臂膀,叫人瞧见了胳膊上的胎记。便认定了自己失节。虽然夫家并不在意此事,依旧不愿夫家被人嗤笑,自请为妾,夫家另娶贞洁女子。婚后给主母奉茶,布菜洗脚,恪守为妾者本分为奴为婢。
第二个故事没有结局,但有个“为女子表率”的评语。
两个故事前者就是针对元岫的。这长了眼睛就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