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岫每十天都会叫他们送来一小块丝绸布料来, 跟宫里头最精致的极品做对比, 只觉得不出一两年,就可以相媲美了。
若只对外头销售, 便觉得可惜了。
后宫太妃们从做一些小玩意,进一步成了相互合作的成衣铺子。几个都会针线活的太妃合作,各自负责一部分, 成品竟也出乎意料的好。
元岫注意到这时弹幕上说的流水线作业,还推波助澜的帮着改进了一些。
等他们生意做起来时候,元岫就蹭店铺里的招牌,捎带着去卖女子学院出品的丝绸帕子。特意标明了这时女学生们的作品, 也等于叫买主们一点点瞧见她们的进步。
她的女子学院, 没有无用的地方。
“要说这辣椒真真是好东西。在下听了娘娘的话, 专门去港口摆摊子,就用辣椒跟作料调上一大锅,专门涮菜吃。那扛大包的苦力累的狠了,就做摊子上,用不得几个大子儿就能买来一大碗涮菜。把干粮撕碎了泡在汤里。这啼哩吐噜的吃上一碗,人都精神了好些呢。不仅是摊子上的人就没断过,连带着周围卖干粮的都多赚了银子。看上去一碗不贵,这一月下来的利润也是可以的。”
巧云听了元岫的意见,把自称从奴婢转为了在下。她的卖身契早早就回到了自己手里,早就不是给人为奴为婢了。但不论如今如何身居高位,巧云在元岫这里,一直前辈恭顺的很。
她也着实佩服元岫。
元岫听她这般鲜活的描述,活像瞧见了一般。
“如此甚好。不过话说回来,他处的干粮到底不如自己的方便。何不准备出来些面条一道煮了?”
元岫到底不是亲自到民间去看,是有想不周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