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灶台砌好之后两人都很满意,尤其是因为越锦在上面还铺上了漂亮的蓝色花纹瓷砖,看起来都不像灶台了。

季星弄了点水洗干净手,叉着腰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灶台道:“那么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咱们去哪找两个大铁锅?”

——没错,两人最近也算是逛了城里的不少地方,包括家电城,那里也卖一些锅具,季星还搞了一套很高档的回来,但是这种土灶用的大铁锅暂时还没看到过。

越锦忧愁道:“难道我还要学打铁?”

季星:“……”

季星:“不至于不至于,咱们回头去城西边那个边界市场看看,我印象里这种市场一般有很多农副产品,农村大铁锅也属于农副产品吧?”

你倒是想自己打铁,你也没这条件啊——自己手搓打铁炉吗?虽然现在经过各种劳累的锻炼,他俩的动手能力比以前强多了,可这不代表他俩要自己打铁啊!

不得不说,越锦的脑回路有时真的很让季星震惊。

看越锦发愁的样子,季星马上拿出地图规划了一下去边界市场的路线,尽量来个最近的。

“这边靠近汽车4s店,附近只有几个大饭店和食品作坊,咱们就从这边的路过去,另一边可是小吃街。”

路清多了季星也有了一定的感悟,有些街道看起来店铺非常多,例如高档的服装店,大型超市或者是地铁附近的路面,其实并不太难清理,因为多是开汽车或者步行的,最多骑个共享单车也不重。比如说大德华正门前就是汽车多,电动车和三轮车非常少,而大部分的汽车还停在地下停车场,实际相对比一下大德华是少有的交通好的地方了。

可是一些不太起眼的小街道却非常让人头疼,比如说小吃店、奶茶店比较多的街道,这种地方一般路面比较窄,停车位也少,大家就喜欢骑着电动车过来,而灾难发生后人不见了,特别重的各种电动车三轮车就都堵在路面了。

所以两人现在出门宁愿走看起来人流量就不会少的地方,也不想去偏僻小路,这都是清路清到吐的苦痛经验啊!

越锦也深以为然道:“这里还有地铁口,就走这里吧。”

……

忙完这阵两人一看时间都快到两点了,就赶紧洗手做饭了,前些日子装修干活,经常吃饭不准时,这样其实很影响身体健康,一日三餐还是要尽量准时吃。

季星去一楼阳台拔了几颗药芹——或者说是阳光房吧,一楼的阳台其实只是高于地面一米多而已,季星不太习惯叫阳台。

在季星小的时候她其实很讨厌吃药芹,总觉得这种菜苦唧唧的,味道奇怪,外婆还老喜欢拿来包饺子吃。

所以在离家上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季星都没有再吃过药芹,直到某一次公司组织旅游,她在某家饭店偶然吃了一口芹菜粉,顿时惊为天人,没想到芹菜还能有这种好吃的做法……

因为蔬菜已经搬过来了,这里的厨房也都布置好了,甚至比超市的厨房更实用,两人干脆把伙食也搬到这边来,要不是现在用水还不方便,两人都直接搬家了。

今天过来的时候他们就把在超市里吃的米袋面袋和一些食材都搬过来了,虽然三轮车不大,但是放食材还是能装好几天的量的。

比如说卤牛肉、腊肉香肠、盐水鸭这种熟食就每样拿了好几份,先放在冰箱里。而大米白面以及各种杂粮杂面也先将他们之前拆开袋的带来了。

关于食物这里季星和越锦都统一意见,之后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来搬运囤积,毕竟一旦出了什么事,他们被关在这屋里总要吃饭的。

季星此时就是从冰箱里拿出一块非烟熏口味的腊肉切下一小块用温水清洗干净,又顺带用热水泡了点绿豆粉条——季星做现在很习惯用没那么粗的粉条,因为她喜欢吃那种粉条表面有些干干的口感,而太粗的粉条容易粘糊。

待粉丝泡软,季星起锅烧水,将切好的药芹焯水,又把粉丝用剪刀剪成稍短的长段,也焯水,都放进冷水里泡着。

自己开始切腊肉丁,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又切了两根小米椒,起锅小火加热,把腊肉丁的肥肉放进去翻炒至出油,这时再加入瘦肉丁和肥瘦相间的肉丁,炒到表面有些泛黄就可以加小米椒了。

因为锅里已经有了一层猪油,小米椒的香味很快被爆香出来,季星捞出药芹甩了甩水放进去翻炒了几下就把粉丝也捞出来扔进去。

接着就是炒到均匀加入生抽、少许白糖、盐,因为季星自己喜欢略干的口感,所以她又翻炒了一会儿才加入鸡精盛出。

这时越锦也已经焖好米饭,还切了半只卤鹅,煮了个菠菜蛋花汤,两人就开始吃迟来的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