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室出来,他跟一直充当靠山的秦岚疏提起了这个问题。

秦岚疏弯腰给他系上安全带,却没抽身离开,而是望着近在咫尺的人,低声道:“一家工作室的制度都是从摸索阶段一步步进步完善的,你能在接手工作室的第一天,就思考到贺塘快一年都没察觉到的这个问题,已经具备了一个合格老板的能力。”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厌瞟了他一眼,推开他说。

一声轻笑从他唇间溢出,他抬手推了下镜框,长腿交叠起来,才认真说,“其实这件事很好办,之前乔邀请的那些主播跟工作室是签了合约的,这些合约具有法律效应,他们如果想走,都要按流程走。

但如果留下来,你可以安排主播们自己去挑选合得来的运营单人负责,主播就五个,但运营有七个,主播再怎么挑也剩下两个以上,这两个以上要是想留在工作室,就需要自己去挖掘主播,或亲自塑造培养新主播,不然就没有收入。”

秦岚疏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断绝一个或多个主播供养固定七个运营的方式,开启一个运营服务一个或多个主播的模式。

这种模式讲究能者多劳。

有多大能力就负责几个主播,而自己名下的主播直播带来的收益,跟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有抽成。

先前工作室就时未厌和贺塘两个主播时……

时未厌不指望,贺塘则是用他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来养七个运营,从运营的角度来说,七个人伺候贺塘一个人,工作量轻松,谈不上亏;对贺塘来说,也是赚的,毕竟他付一份的钱,却换来了七个人的私人服务。

想通这一点,厌摇了摇头。

这是没学会走路就先急着跑了,工作室还没赚钱,贺塘就先享受起来了。

也不怪工作室做了大半年,也没一个主播主动签约工作室,制度都没玩明白,工作室人事分配也不规范,谁敢签?

“今天想吃什么?”注视着他的秦岚疏见他摇头,便知道他想明白了,才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