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狂热追捧,可随之而来也有许多衍生的问题。
这种用数字永生的方法是否能持续有效,人类所谓的灵魂真的能被编译成一串串代码吗?
那时候的人类还有自主思考的功能吗?
科学家却用智能ai举例。
“连ai都能演化出智能,人类当然也可以同样在那个虚拟世界中生存,并且和生前不同,进入虚拟世界中,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将是人类形态效率的千百倍,不,或许用这个量词都太过保守。”
“要知道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递要比用语言或者文字这种落后的交流方式要快不知道多少倍。”
“人类或许能从碳基生命转化为硅基生命。”
“而这,才是进化的终点!否则以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地球迟早有一天会进入自我毁灭!”
无论何种理由,数字生命的概念在争议中润物无声地浸入每个人的脑海中。
一开始是得了绝症的病人,无药可医,在生命的最后祈祷着奇迹的出现,签下了数字生命的同意书。
而后是无法接受亲人逝去的家属,在家人生命垂危时代为签字。
而他们的确以另一种方式生存了,还能和原本的亲友正常交流,只不过以虚拟形象,但那口吻和话语,包括那些只有他们才知道的小秘密,足以让人确信他们是另一种生命体。
很快数字生命法案伴随着ai法案一起被提出并通过,ai为数字生命们搭建合适的虚拟生存环境,数字生命得以快快乐乐毫无负担地活着。
随着ai应用的推广,人类工作的环境被大幅度压榨,几乎没有什么工种是ai无法替代的。
大面积的失业潮来临,为了社会的稳定,那些无法继续留在岗位上的人可以领基础补贴,甚至生活也能保持原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