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这些人该决定,之后的道路要往哪里走了。
古代遭遇天灾后,很少能够等到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尤其是从两处防水工程都是豆腐渣工程、灾民造反、县令逃跑、还有所谓的贵人说情,就更不能把希望放在朝廷上。
遭遇过洪水的田地,位于表层适合耕种的泥土被洪水冲走,只剩下沉积的泥浆。
这样的田地并不适合种子,种下的种子很容易腐烂,而无法生根发芽。
田地没法种植就没有口粮,即便捕捉到再多的猎物,也比不上五谷杂粮。更何况遭遇过洪水的地方也更容易生出疫病,难以救治。
所以每个遭遇洪水的人们都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活下来的机会。
他们要确定的就是去哪个方向寻找机会。
洪灾前隔壁府城的难民造反的消息他们还没忘记,村民们都不愿意加入反贼的行列,需要经过隔壁府城的路线就不必考虑。
商量来商量去,村民们大多连自家的府城都没离开过,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去好,都选择让族长决定。
最终,选定的位于北方的都城永晏府。
将搭建的土窑毁去,把这段时间居住的山洞隐藏在藤蔓后面,身上背着全部的家当,跟着队伍走下了这座看着他们生活,又在洪灾中给予了庇护的大山。
本以为在山上避灾的日子会非常困难,可事情总超出村民们的预想发展。
应该让他们伤亡惨重的野猪群全被打死,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口粮。因为降雨潮湿的环境,烧制出来的木炭让问题解决,不仅学会了手艺,还积累了一堆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