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如若那件事没发生,林殊文就是丰阳县最年轻的小地主了。

从锦衣玉食的少爷落到眼下的境地,莫布看着少年单薄的身影,觉得愧疚,一进城就领他去首饰铺子。

从掌柜的神情很容易看出他们满意林殊文做的簪子,掌柜愿意把木簪子都收了,三言两语中,免不得要压价钱。

林殊文性子软,耳根也软。若他只身一人来卖簪子,定会遂了掌柜的意思。

莫布时常帮家里买卖东西,他示意林殊文别开口,跟掌柜讨价还价。

最后掌柜以每支二十五文的价钱收了全部簪子,且要林殊文今后再做,需得把簪子往他的铺子卖。

林殊文把卖簪子的钱留一份拿去跟莫布家买木材,他又去逛了书斋,莫布道:“还要抄书卖么?要俺说不如做簪子卖给掌柜多好,墨和纸的价钱比木头贵,抄写也耗精力,不如雕簪子来得快些。”

林殊文跟莫布家买的木头十二文七块,笔墨纸砚的价钱远不止十二文。

林殊文被莫布说服,暂不打算抄书了。

莫婶去市集买了肉,转回来找他们,说要去布庄买布愈加严。

莫婶道:“提前买几块布把秋衣做了,等入秋后再买,布匹的价钱会高一些。”

于是林殊文也挑了数尺布,够做两身的,又另外买了新鞋,买簪子的钱还不够的,得额外再贴。

回村途中林殊文在内心算起用钱,惊觉自己在乡下过了半年,用钱却仍没有个数,花出去的比挣回来的多。

若非有从严家领的束脩,恐怕钱袋早就空了。

林殊文怀着心事去了莫布家拿木材,莫布砍了几块长木,掏出几条虫子。

“殊文,有好东西吃!”

林殊文瞧见莫布手里拿着白白胖胖的虫,心险些跳到嗓子眼。

莫布嘿嘿笑道:“这些从木头掏出来的虫烤了吃可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