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他们只能写一些纸条,塞入鱼腹。

纸条上按照他们预先计划好的那样,写着只追究魏家之过,其他世家受胁迫,均不计较过错。

攻城之日,若有重大功绩的,会论功行赏。

那些鱼是送往京都各世家府邸的。

渐渐的,京都世家均收到纸条。

两人并不在乎世家们如何想,也不在乎有没有回音。

反正他们的态度送到了,剩下的看京都士族如何选?

不管世家们如何选,祁丹椹知道只要世家与魏家之间产生了嫌隙隔阂,那么必然会各有各的算盘。

主将之间心不合,在战场上是大忌。

此刻,在京都的世家们各有各的心思。

有人还想要跟着魏家维护世家之权,但畏惧于宣瑜的阴晴不定,因而产生动摇。

有人想着宣帆来势汹汹,势如破竹,为了活命,应该择良木而栖。

更有人不想背上谋逆之大罪,想要向宣帆投诚。

……

大家各有各的算盘,各自怀揣着鬼胎。

世家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互相找同道中人。

更有人悄悄的同祁丹椹卢骁联系,最终被抓住,当众全族枭首。

世家们由此更加畏惧魏家,不敢再有任何小心思,但滋生的反叛之心只增不减。

压迫只会换来更严重的反叛。

这对世家来说,是一桩悲惨之事。

但对于祁丹椹与卢骁而言,这是一个好兆头。

至少他们提出的条件,有世家心动了,甚至冒着在葬送全族性命的危险与他们联系。

京都里众世家人心惶惶,京都外将士们也各自话别,慷慨激昂,等着最终一战。

当夜,誓师宴办到夜半子时,将士们围绕着篝火开怀畅饮,大口吃肉喝酒。

有人放声高歌,有人立下豪言壮语,亦有人写下数页遗书。

有人期盼着天明。

有人畏惧着天明。

有人不知是否能见到后日的天明。

当夜,祁丹椹就收到几个世家投诚的消息。

礼部李尚书与中书令王中书一起,两人表示可以打开西南方城门,让太子殿下入内。

这两人虽不全依赖魏信,当两人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魏信的提拔,说他们昔日是魏信的爪牙也不过分。

或许李尚书与王中书也明白自己的话没有可信度,为了表明自己投诚的决心,他们表示开城门的信号是他们会杀了魏信三个守城的孙子,作为投名状。

接下来,陆续有几个爵位在身的王侯公爵表示愿意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