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祁丹椹说得对。
经过今日之事,无论他下不下发罪己诏,都无所谓了。
因为历史会将这一事件铭记,会将真相公之于众。
相反,他只有下发罪己诏,还能学学晚年时期的汉武帝,保住名誉……
他蹒跚拾级而上,宣瑛记忆中的宽阔伟岸的背影变得佝偻弯曲,夕阳照在他那身明黄色龙袍上,折射出橘色的光。
在这一片暖光浮尘里,他孤零零、步履缓慢的在千军万马前走过,走上层层台阶。
“哈哈哈,朕这一生,当真是孤家寡人……取御笔来!”
第95章
嘉和帝在天正门正堂写好罪己诏。
他拿着罪己诏重回天正门,站在天正门最高一处白玉阶上,居高临下看着台阶下的太子、宣瑛与众大臣。
落日余晖照在他的身上,平添了几分寂寥与沧桑。
望着繁华的京华大街,望着远处暮霭山头,望着斜阳余晖下袅袅飞过的鸟雀……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他竟没有惶恐害怕。
反而多了一丝坦然心境。
他害怕面对的东西,在他迫不得已面对,并将其写下来,摊开在天下面前时,他竟出乎意料的坦然,有一种放下的轻松。
或许正如宣帆所说,他这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公道。
他心思复杂的将罪己诏交给李想,道:“宣吧。”
宣帆跪了下来,恭敬肃穆道:“吾皇万岁。”
众位将士百官百姓也跪了下来,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苍茫天穹下,只剩下这一声声“万万岁”。
李想拿着那份罪己诏,开始宣读,每一个字就像一把锐利斧头,劈在每个人的心头。
祁丹椹认真的听着。
嘉和帝虽惧怕承认自己所犯的错,不愿在史册中留下骂名。
为了掩盖住那些错误,他做一切可能做之事。
但他若真的答应将一切公之于众,还天下一个公道时,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曾留情,每一笔都不偏不倚……
他没有歪曲事实,也没有替自己辩驳。
他就像个无情的看客,将当年之事原原本本的复述出来。
或许他明白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与其没有风度的再次为自己遮掩,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有些遮羞布,遮一半漏一半,那还不如直接扯掉遮羞布来得坦然。
在罪己诏的最后,他言明将禅位给太子,认可太子对当年之错误所采用的一切决策。
确实,这个时候,他已经罪孽满满,再不禅位,怕是普天之下百姓不会容忍。
禅位是他最好的选择,也是他能在面对自己所犯错误时,最正确的态度。
既然已经禅位了,他索性直接让太子全权处理此事,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让太子在上位之初,就有了拨乱反正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