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庶女摆烂日常 慕如初 3114 字 7个月前

一个襄王,一个祁渊,再一个在抚州的陆安荀。

原本毫无干系的三人,却诡异地站在了同一条线上。

.

五月底,皇上准了祁渊的请命书。六月初,大军集结,由襄王挂帅,二十万雄兵浩浩荡荡地开往边境之城。

全国瞩目的征辽之战拉开了帷幕。

这厢,大军出发时,陆安荀已快马赶到了燕山府边境。越是临近燕山府,开战的气息越浓。不论是茶寮还是客栈,皆能听到百姓们谈论征辽之战。

这日,陆安荀到了个县城的酒楼歇脚。刚坐下,就听得隔壁一桌人在说话。

“据说辽国的耶律泓身高八尺,孔武有力,还曾打过无数胜仗。倒是咱们四个襄王......襄王没怎么听说过啊。”

“对啊,襄王这些年不是一直在封地吗,怎么突然带兵打仗了?”

“这一仗也不知输赢几何。”

“你不看好?”

“我一个小老百姓看不看好有何用?你没见有钱人听说打仗赶紧搬迁了吗?”

“那就是不看好这位襄王,可襄王年少时也曾上过战场,听说也是位能征善战的。”

另一人摇头:“我看悬,耶律泓是谁?常年在战场上厮杀之人,年纪四十正身强力壮。而襄王多年在封地,且今年也不过二十有二,再能征善战,耶律泓走过的路也比襄王吃的盐多。这两人对上,悬得很。”

“照你这么说,这场仗必输了?”

“我可没这么说,打仗这种事谁说得准呢?不过若是能走还是赶紧离开燕山府吧。”

“我们小老百姓离开燕山府能去哪?田地在这,家口也在这。不像那些富户,有钱到哪都能安家。”

“唉!说得也是!”

陆安荀听到这,蹙眉。

没想到燕山府这边的百姓对这场仗这般消极,百姓如此惶恐,可不是好事。

至少对于他征集粮草很是阻碍。

待用过膳后,已是傍晚,陆安荀没打算在这歇息,下令队伍继续上路。

一路跟着的粮官们有的是从东京城来的,锦衣玉食过惯了,跟陆安荀这样习武之人没法比。听说要立即赶路,苦不堪言,却不得不听

因为陆安荀说:“谁不想走,那就滚回京城!”

走,怎能不走?陆安荀这人不讲半点情面,若不听从,他还真能将你收拾打包回京。

可当一行人出县城时,官道上发现许多商队。分明白天没见多少人,可一到晚上,商队扎堆。

这现象怪得很。

陆安荀停下,着人去问。

过了会,那人回来说:“大人,这些商队都是运粮的。”

“运粮?运到哪去?”

“听说运往南边去。”

闻言,陆安荀蹙眉。

北边打仗要用粮,而这些人把粮运往南边是何意?

他想起此前在酒楼听的那些话,百姓们不看好这场仗,许多人纷纷逃离燕山府。富户们恐怕早已嗅到了气息,忙把钱粮转移。

可他陆安荀来燕山府是征粮的,若燕山府没粮他还怎么征?

陆安荀再次看了看城门口集结的商队,这还只是燕山府边境一个小小的县城,可想而知,其他地方转移粮食更加猖獗。

果然如他所料,接下来一路,越靠近燕山府,路上见到的运粮商队越多,有的商队甚至运粮人数达到了上百人。而着人去打听,皆是说这些粮要运往南边去。

一个下属官员察觉了事情的严重性,私下对陆安荀道:“大人,这可不妙啊。燕山府田地多在乡绅富户手上,米粮也在他们手上,现在这些人把粮运走,那咱们怎么办?筹集不到粮,这场仗......”

筹集不到粮,这场仗必输无疑。

陆安荀当然清楚,只是这一路来令他疑惑的是,向百姓征粮的事乃朝廷秘而不宣的旨意,是谁透露出来的?

运粮之事且不说,仗还没打,百姓就先恐慌纷乱,确实不妙。

猛地,他想起耶律泓。

沉吟片刻,陆安荀吩咐道:“你们继续赶往燕山府,征粮之事刻不容缓,到了燕山府就立马执行。”

“那大人您......”

“我有事,晚些回燕山府与你们会合。”

说完,他马车也不坐了,当即乘快骑赶往另一个方向。

.

另一边,大军分骑兵和步兵行进,襄王和祁渊领骑兵先赶往燕山府,可入了燕山府境内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

两人站在官道旁见商队们来往,各自沉凝。

“也不知陆安荀那边征粮进展如何。”祁渊道。

他们都清楚,这次的征粮任务极其严峻。辽国屯兵边境几乎没给他们准备的时机,陆安荀临时上任粮官总领确实呛得慌。

襄王开口道:“以陆安荀的本事想必会有办法。”

闻言,祁渊转头:“看来殿下很信任陆安荀。”

襄王笑了笑。

过了会,一名士兵快马奔过来,到了两人跟前,士兵下马。他手里举着封信:“殿下,燕山府转运使陆大人来信。”

闻言,祁渊和襄王互相对视

了眼。

.

陆安荀快马行了约莫两日,到一个叫池州的地方停下来。池州比邻燕山府,许是受到打仗的消息的影响,这边也有往南运粮的商队。

陆安荀站在一家客栈门口看了半晌,神色凝重。

傍晚,用过膳后,他洗漱换了身衣裳。然后骑马去了东城瓦子,瓦子里一家酒楼灯火通明。

进酒楼后,他径直上二楼,来到南边的雅间。

雅间门口守着两名护卫,陆安荀走近,道:“我是从抚州来的陆安荀,敢问......”

话未说完,门从里头打开,开门之人见了他,似笑非笑。

不是祁渊是谁?

陆安荀走进去,转头,见北边屏风处坐着一人。

这人一身浅蓝道袍侧身坐于圈椅上,面前一张棋盘,似在沉思。一双浓眉利落地斜飞入鬓,却并未显得犀利,反而带着股温润矜贵之气。

听见动静,他转头来,俊朗的五官令满室生辉。

陆安荀上前两步,躬身行礼:“下官见过襄王殿下。”

襄王静默地打量了他一会,开口:“原来你就是陆安荀。”

陆安荀诧异:“殿下知道我?”

祁渊在一旁道:“谁人不知道你?你陆安荀的名声可不小。”

襄王道:“陆大人坐吧。”

陆安荀颔首,在襄王的右下首入座。

祁渊在他对面坐下来:“我们收到你的密信就赶来了,你且将事情仔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