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承认了盗窃事,往后的每一步,就都在顾云秋的计划内。
也恰若陈婆婆在吴村长家说的那句
若吴正不偷,他们算计再多,也奈何他不得。
“不过杨婶婶也说得好,”陈石头算是较早知道事情经过、还偷偷听了全程的,“还有小宝儿聪明!”
闻言,杨孙氏只是抱着孩子,微微笑了笑。
她那一席话,虽是为了做局,但也真心感谢昭敬皇后。
若没皇后娘娘当年的懿旨,她们村上多少女婴溺亡、多少女孩念不上书。
“这是公子给我们的五两银子,”杨叔拿出一个荷包,笑着双手奉与顾云秋,“朝廷如今嘉赏我们三年免税,今年上的,税官大人退我们了。”
顾云秋摆摆手不想拿,推拒几回合后还是拗不过,最终接了下来。
一群人中,还是陈村长的妻子正经上心。
她再次提起了要顾云秋帮忙看城里差事一事,见识过小公子这一回的本事,她更加坚信跟这小公子讨差事准没错。
村长夫人姓李,顾云秋一口答应下来后,却还笑道:
“李大娘别急着托我,说不定诚哥和勤哥今年考上呢?”
他眼睛弯弯地看着村长一家,“我们村可说不准出个状元郎哦!”
这话好听。
陈李氏爱听,她嘴上说着“那两小子哪可能”,心里却忍不住想那些穿着红袍、头戴花翎双翅帽游街的状元样子。
若她家孩子……
陈村长摇摇头,在旁撞了她一下。
陈大郎和二郎两个在旁,虽说心中也知道分量,但难保不燃起一丝希望脸蛋都红红的,暗自想着回去要苦读。
唯有陈石头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边偷偷将大块的糖排骨夹给坐他旁边的陈槿,一边偷拿了大哥二哥的桂花露、塞给小姑娘。
顾云秋看着他,终于忍不住、笑倒在小点心身上。
……
事情解决,一顿饭也吃得痛快。
顾云秋辞了陈家村众人,便带点心返回了王府。
翻过年去,到承和十四年。
开春。
顾云秋种在祭龙山上的榆树全部长成,他也终于下定决心将它们悉数伐采、变卖。
六年生的榆木径长一尺有余,因大疫封闭了三年又逢国丧结束的京城里,正巧就缺这样的好木料。
点心等人才将一截料样拿到京城北市,就被四五个老板围住。
几人争相竞价,竟将每根单价增到了二银上下。
最后,点心择了一家在京中收售、制卖家具的老字号:泰康行。
泰康行的叫价不是最高,但这些榆材不是小数量,全部卖出后能赚取数千两的银子。
那些没有固定店铺的小老板,就被点心直接筛除了。